【报告摘登】民生连着民心,增进民生福祉就是增进鱼水情深。尽管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坚持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力度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80%以上,承诺的十大类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80%以上,很多代表委员把目光聚焦到“民生”这一热点话题上,这样的占比同样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民生支出占比这么大,这些钱都花在哪了?为此,记者连线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予以解答。
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西宁财政支出的优先项。据介绍,过去一年,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走在前、作表率”的目标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三保”在预算安排中的优先顺序,加大地方自有财力、上级转移支付、债券资金的统筹力度,坚决兜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全市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事当作头等大事抓实抓好,一件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一项项民生工程惠及百姓,生活在西宁,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油然而生。”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始终坚持民生理念,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67亿元,同比增长7.2%,全力支持就业优先发展,保障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困难家庭救助、残疾人事业发展、退役士兵安置等工作。
落实财政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教育投入52.6亿元,同比增长3.7%,加快推进南川中学、虎台中学等新建改扩建项目,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卫生健康投入34.5亿元,同比增长11.9%,支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住房保障投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8.8%,支持困难群体租赁住房补贴发放、老旧小区改造及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
农林水投入34.7亿元,推动“三乡”工程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持乡村振兴示范村、高原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建设。
节能环保投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17.9%,重点支持西宁市清洁取暖、低氮锅炉改造、柴油货车淘汰等项目建设;湟源县塔湾河流域、大通县北川河(极乐—塔尔段)重要支流生态修复、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扩能工程同步实施。
“小区附近建了新学校,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学而烦心。”“家门口的绿地越来越多,城市的颜值不断提升。”“小区改造后,这个冬天再没用过电褥子。”……群众的声音是最真实的声音,也是最温暖的声音。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记者 张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