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成北川污水处理厂,加快第七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等项目建设,持续改善水生态水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我市要以守护人责任巩固绿色生态本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那么,在这些方面我市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记者连线了西宁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保护湟水河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2023年我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高地上的中心城市建设,不遗余力地守护好全市人民的“母亲河”,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最大装配式污水处理厂——湟乐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眼下,我市正高标准紧锣密鼓加快建设北川污水处理厂、第七污水处理厂,持续改善水生态水环境。
铆足干劲抢工期、赶进度!位于北川河综合治理核心区九家湾预留地、日处理3万吨的北川污水处理厂建设快马加鞭。“目前正在开展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等,项目采用装配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区别于钢砼式建设模式,装配式主体结构采用预制模块进行拼装,具有土建工程量少,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使用寿命长、更加节能、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负责实施该项目的西宁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宛如一台功能强大的“净水器”,让湟水河“喝”上清水。
一处处污水处理项目的提速建设,彰显着西宁守护一江清水的决心。在城北区朝阳绿岛公园梯形地块,日处理8万吨的西宁市第七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速推进。“项目最大的亮点是采用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也就是说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均建在芳草绿地之下,不单独占用土地面积,地面上种植各类绿植,将形成地下处理污水、地上是公园的格局。”建成后西宁市第七污水处理厂将成为青海首座“地上公园、地下治污”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处理和生态保护有机融合,改善人居环境。
两座污水处理厂每日总处理规模将达到11万吨,将满足青海教育园区、生物园区(部分)、城北商贸综合区、西钢工业区(部分)及海湖新区(北岸)区域的污水处理服务,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西宁市污水处理厂布局,优化全市污水处理系统性,有效改善湟水河水域环境,助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中心城市。
(记者 小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