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年的滋味也愈发浓厚,那熟悉的年味回来了……鼓声铿锵,队形整齐,仪仗华美,一条条队伍宛如长龙,走街串巷,令观众们目不暇接,这就是湟中社火的魅力。除了为春节增添一份浓厚的喜庆色彩,更让观众感受到社火表演背后的文化内涵。
社火激活了年味
在湟中区各乡镇村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社火表演,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10个乡镇的12支社火队将在鲁沙尔区上十字、下十字、县医院门口调演各具特色的传统社火展演45场,锣鼓喧天,彩衣飘飘,欢声笑语,热闹非凡……那熟悉的年味儿不仅仅是空气中弥漫的烟火气和饺子香,更是深深植根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符号和情感寄托。
社火带来了传承
老一辈的社火人虽然不再踩高跷了,但是他们的后辈们却纷纷接过了他们曾经踩过的高跷板。这就是传承的意义,让一种文化延续上百年。
在湟中区徐家寨,新一辈的年轻人有朝气有活力,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玩出了许多新花样,穿着什么样的行头就有什么的走法,扮着什么样的角色就有什么样的演法,有功夫的甚至还能踩着高跷翻跟头。
社火为何受青睐
西宁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看社火表演?社火表演之所以在高原大地深入人心并广受欢迎,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象征。它彰显了西宁人民勤劳不息、勇敢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在踩高跷的表演中,要求表演者兼具坚韧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与西宁人民一贯秉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紧密相联。(记者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