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随着全市“有诉必应马上办”务实为民强作风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这项机制在全市全面深入铺开。
“有诉必应马上办”,基础在“有诉”,要领在“必应”,关键在“马上办”。
那么,面对“马上办”这个关键,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要主动转变提升,不要被动接受。要跳出思维定势、走出认识误区,健全定期通报、约谈提醒、末位表态等工作机制,倒逼引领各地区各部门扛牢责任、真抓实干。同时,“一把手”要切实担起责任,既要挂帅、也要出征,带动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的工作局面。
我们要主动发动群众,不要视投诉为麻烦。要把广泛发动群众作为抓工作的突破口,客观看待“万人诉求比”,创新推出更多简易方便的手段方法,做到办理过程可感知、结果有反馈。
我们要主动落实“首接责任制”,不要推诿扯皮。首接责任制的核心是事有人管,要坚持先办后议,健全派单会审、异议审核等机制,提高派单精准度,提升诉求办理实效。
我们要主动深化治理未诉先办,不要躲着绕着。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健全挂帅点题攻坚克难、部门地区同题共答机制,充分发挥“有诉必应马上办”的破题效应和牵引效应,进一步向“未诉先办”、主动治理延伸,通过一个个热线诉求“小切口”撬动城市治理理念模式的变革。
我们要主动让数据说话,不要拍脑袋决策。要正视数据、重视数据,树立数据思维,深入挖掘群众诉求办理大数据价值,发挥好数据预警防范作用和数据标本兼治作用,从数据中“读出”民意诉求的普遍共性问题、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着力推动“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我们要主动探索创新基层治理路径,不要固步自封。更多引入市场化、社会化力量创新基层治理,大力营造倡导、鼓励、推动创新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从精准治理、精细服务向主动治理迈进。(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