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9 2024年2月23日
百姓热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居民建议部门作出解释

近日,有市民致电晚报热线反映,他们小区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过程中大家发现一些设计和规划不合理,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为此,他们多次建议施工方进行合理化调整,却遭到拒绝,希望晚报予以关注。

市民反映

张先生说,小区进出只有1条主道路,路面也较宽。没改造前,日常进出小区的车辆会车时能轻松通行,停车也比较方便。自从2023年3月中旬小区开始改造后路面变窄,尤其是8号楼与4号楼之间,进出车辆会车难,时常发生剐蹭。

王女士说,她居住在小区9号楼3单元,自家阳台前的空地改造前一直停放车辆,现在将空地改造成了一个小广场,听说后期还会安装一些体育器材。对此她很是不解,小区入口处明明有一个文化大舞台,舞台周围也安装了体育器材,为何还要修建小广场,既扰民又不合理。另外,她还发现原本设立在每个单元楼前空地上的路灯也被挪到进出单元门口的人行道上,妨碍了居民正常出行。

记者调查

2月20日,记者来到该小区看到,小区内无人施工。从12号楼西侧开始至5号楼,施工方已将原有人行道加宽,但车行道变窄。9号楼3单元、13号楼1单元的一楼阳台处扩建了两个小广场。小区8号楼南侧预留了30个充电桩及车位,而且路口弧度很大,需要大弯绕行,如果有车辆停放将无法会车。多数路灯被安装在各单元楼门口仅1米宽的人行道上,每当有居民出行时必须绕行,如果搬动较大物品难以通过,人行道最窄处只有大约50厘米。

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是2003年建成交付使用的,共有16栋楼,69个单元。小区内之前一直没有施划停车位和消防通道,为了方便停车住户们都是随意停放车辆,既不安全又存在安全隐患。改造后,施工方将小区的绿化、道路等进行了优化。

部门回复

就此,城东区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说,为了改善小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改造前他们和相关专业人员确定了小区改造施工方案后,并通过招投标确定了施工方进场施工。小区改造工程主要涉及地下管网、雨污分流、路面及景观绿化改造等,停车位、新能源充电桩、室外路灯等工程同步改造。目前,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70%。就居民反映的问题他们也已经派工作人员去现场实地进行查看,结合小区整体改造设计,满足整体效果及所有居民需求,最终以最优模式保证绿化率和停车数量。本着路灯不能占用消防道和主干道的原则,所以只能按照在单元门口。小区内原有绿化率不能下降,为满足小区内年龄较大的住户,需要将部分地块设计为绿化设施,故此增加了两处小广场。在后续的收尾工程中如果住户再提出修改意见,在合理范围内他们会采纳并进行修改。

记者 俪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