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6 2024年2月23日
国际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俄军夺重镇后继续西进 乌:若无法“入约”就造核武
两年了,俄乌冲突还要走多久?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2月20日向总统普京汇报了有关特别军事行动和俄军夺取乌军重要防御枢纽阿夫杰耶夫卡的相关情况。绍伊古表示,在阿夫杰耶夫卡击败乌克兰军队是俄军的重要胜利,作战计划十分周密,或将被写入军事教科书。绍伊古还称,俄军在夺取阿夫杰耶夫卡后将继续向西挺进。他指出,自俄军在各个方向展开进攻以来,已从乌军手中解放了超过317平方公里土地。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2月19日报道,乌克兰议员贡恰连科表示,除非乌克兰获得正式的北约成员国身份,否则将别无选择,只能研发或以其他方式获得核武器。

乌军:已建立新防线

2月19日,乌军“塔夫里亚”作战集团指挥官塔尔纳夫斯基在社交网站上发布消息称,乌军已在阿夫杰耶夫卡方向建立了新的防线,并击退了俄罗斯发动攻势的企图。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俄罗斯正在利用西方援乌的延迟制造机会。目前在前线几个地区,乌军情况极其困难。他同时强调,乌克兰需要远程武器和更好的防空系统。

另据多家外媒报道,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射程更远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导弹,让乌克兰能够打击到比克里米亚半岛更远的地区。

俄警告:不排除与西方打全面核战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2月19日报道,乌克兰议员贡恰连科表示,除非乌克兰获得正式的北约成员国身份,否则将别无选择,只能研发或以其他方式获得核武器。报道称,这名乌克兰议员2月17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这个问题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施压,询问除了“成为北约成员国”、与“核大国”结盟或“恢复我们的核能力”外,基辅还有什么选项可以对付莫斯科。但是,布林肯回避了该问题。

与此同时,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2月18日再次警告,如果被推回至1991年的边界,俄罗斯将与西方打一场全面核战争。他还表示,俄罗斯武装部队将部署其全部武器,除了基辅,还将袭击华盛顿、柏林或伦敦。

白俄罗斯:四个导弹营已开始服役

据俄媒报道,2月20日,在与国家安全保障系统政府机构领导层举行的会上,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两个S-400防空导弹营和两个“伊斯坎德尔”-M导弹营已进入白俄罗斯武装力量服役。他同时强调,白俄罗斯正在增强本国军事技术潜力,新型设备的交付仍在继续。射程达300公里的最新型多管火箭炮已投入使用,来自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器已经在白俄罗斯境内部署。

当天,卢卡申科还指出,在北约于欧洲进行的行动框架内,直接在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附近部署了约3.2万名北约和美国联合武装力量军人,还包括1000多辆装甲车,约160套火炮系统和迫击炮,235架飞机和直升机。卢卡申科表示,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是北约东扩的又一阶段,西方的胃口和活动只会继续增加。

西方担忧:“乌克兰已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阿夫杰耶夫卡被认为是顿涅茨克前线与巴赫穆特、马里乌波尔齐名的乌克兰最重要军事堡垒之一。

在俄乌冲突将满两周年之际,它的失守对于乌军及其背后的西方支持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 “俄罗斯扭转局势的一个迹象”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认为,阿夫杰耶夫卡易手可能是“俄罗斯正在扭转局势的一个迹象”。这进一步加剧了西方的疑虑,担忧“乌克兰已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仗打成这样,是西方始料未及的。

这场代理人战争之所以延宕至今,离不开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持续不断地递刀拱火。

虽然给了上千亿美元军事援助,送到战场的武器级别和杀伤力也不断升级,但西方寄予厚望的乌军反攻却遭败北。随之不断加剧的“援乌疲劳症”也渐渐取代了曾经高涨的拱火热情。

虽然北约仍不断在嘴里喊着“坚定”和“团结”,但美国这个“带头大哥”却因为“大选年政治”而先掉了链子。

由于以前总统特朗普为首的共和党强硬派拒不放行,白宫申请的数百亿美元新财年援乌拨款在国会搁置至今。

与此同时,把援乌当成自家要务的欧盟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如何也补不齐美国这个最大援乌方断供之后的资金缺口。

对于俄军攻占阿夫杰耶夫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在慕安会上将其归咎于美西方国家的援助不力。

尽管美国一时半会已指望不上,但加强对乌军援仍成为本次慕安会的焦点话题,两天半的会程安排了四场以“乌克兰”为主题的会议。

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到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再到德国总理朔尔茨,与会西方领导人无一不“保证”要兑现此前的援乌承诺。

然而在会场外,多场抗议活动却做出了愤怒回应。

示威者批评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是当前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始作俑者,试图将俄乌冲突长期化。大批反战人士手持 “北约是战争组织”等标语,呼吁和平谈判、停止战争。

◆ “北约已经没有任何用处”

同样对于俄军攻占阿夫杰耶夫卡,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采访时强调,乌克兰前线发生的一切对于西方来说,只是他们的战术立场问题;但对于俄罗斯来说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关于普京话中意味,慕安会前主席霍斯特·特尔奇克在本次慕安会期间的一番感慨或许能做个注脚。

特尔奇克在就慕安会连续三年拒邀俄方领导人出席等问题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至今仍很高兴能成功邀请普京参加2007年慕安会,因为普京当时发表的演讲对于与会者来说是一个重要信息;但不幸的是,西方错过了与俄罗斯建立紧密联系的机会。

回溯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历史经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一再背信弃义,才导致欧洲发生这场“二战以来最大的危机”。

冷战结束前夕,美国以“北约不东扩”的承诺卸掉了苏联的戒心,最终达到了让华约解散、苏联解体的目的,并诱使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加入了北约的所谓“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然而没过多久,美国就主导北约开始了一轮轮东扩,把此前的所有承诺变成了废纸。

普京在2007年慕安会上的那次演讲,正是在北约完成两轮东扩后发表的。他当时指责北约东扩“与确保欧洲安全没有任何关系”,是“严重挑衅,降低了双方互信水平”。

有媒体认为,这次演讲标志着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出现转折。而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几乎都没有注意到普京这一含蓄的警告。

自1999年至今,美国通过极力鼓吹所谓“俄罗斯威胁论”,主导北约经过六轮东扩,使成员国从16个发展到31个,最终对俄形成“兵临城下”式的战略包围。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到现在,虽然美国和北约出于“进一步激怒俄罗斯”的担心暂时搁置了曾经高调叫嚣的乌克兰入约计划,但对“俄罗斯威胁”的鼓噪却一刻未停。

正是在此气氛下,北约上月启动了为期数月的“坚定捍卫者2024”这一冷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北约军演,以应对“俄罗斯未来可能对北约的入侵”。

而已经在为“美国退出”做准备的欧洲大国“备战”热情一个比一个高涨。

其中,德国表现尤其抢眼,不仅将参加“坚定捍卫者”军演视为德军今年的“优先任务”,而且在2024年国防预算已达到北约规定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标准之后,又给自己加了码。

即便如此,保持了基本冷静的朔尔茨强调,德国愿意提供支持,但绝不会让自己的士兵出现在乌克兰。

此外,他还坚决反对美国力挺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出任下任北约秘书长,原因是她对俄罗斯的态度过于“鹰派”,而这或将给北约带来问题。

对此,俄总统普京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欧美之间的争议不感兴趣,但他认为“北约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和意义。要说有什么意义的话,它只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本报综合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