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中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团结引领广大政协委员,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第一要务,把凝聚人心作为履职第一责任,把关注民生作为履职第一视点,感恩奋进、履职担当,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 把牢政治方向
坚定政治方向同心同行。城中区政协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自觉在区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到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重要调研、重大协商活动邀请区委、区政府领导参加。全年向区委报告全面从严治党、党组年度工作、重点调研等事项12次,区党政领导参加政协各类协商议政活动11次,确保区委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高效。城中区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带头遵守执行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规定,定期研究党的建设相关工作,推动“两个全覆盖”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若干措施,推动干部清正廉洁、委员正气充盈、机关风清气正。开展主题教育有力有序。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按照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采取“四不两直”调研方式,完成“政协协商助力基层治理的路径探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优化住房供给体系,租购并举实现百姓安居梦”“推进城中区义务教育‘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等调研报告4篇,调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城中区政协党组第一议题,完善党组领学、全员共学、互动研学、岗位融学、网络助学为一体的“五学”体系,扎实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深化“周五微学堂”微信送学,引导委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省市区委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不断筑牢委员政治思想根基。年内举办政协讲堂2期,委员讲堂4期,履职专题培训班2期,线上交流发言320人(次),征集心得体会270篇。
聚焦中心大局 深度协商互动
聚焦中心任务深化调研协商。紧扣党政中心工作、民生关切和社会热点,在征求党政领导、政协委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城中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等2个年度重点调研协商课题,各专委组织专题协商和微信协商6次,召开调研报告协商讨论会4次,形成建言资政成果9条,政协协商聚焦中心,建言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聚焦社会关注提升视察成效。围绕法治中区建设、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为民办实事项目等工作,多渠道多层次民主协商活动,提出建议24条,为区委区政府推动有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创新提案立案“大三审+小三定”工作机制,强化重点提案办理“督办制”,对城中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以来立案的97件提案实行“清单式”管理,开展提案办结“双评双议”和办理成效视察工作,提案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7%。聚焦重点领域实现精准监督。健全完善民主监督全过程管理制度,将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责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评价体系,聚焦重点部门、重点工作开展民主评议,提出改进工作建议22条。委派监督员专项监督,7名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员职责、25名政协委员参与区纪委监委作风监督、法院审判旁听、政风行风评议等活动,民主监督实效有力提升。
坚持团结民主 广泛凝聚共识
广泛交流筑同心。始终把加强团结和民主贯穿于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认真落实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制度,年内走访委员124人(次)。积极组织不同界别委员参加专题调研及视察活动,团结民主、互动合作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显现。关心支持委员事业发展,召开政银企座谈会,“面对面”为企业家委员答疑解惑,“政协当红娘、银企喜‘联姻’”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深化。团结联谊聚人心。以“委员驿站”为载体,组织开展“聆听书语·梦回青唐”读书分享、“追忆红色历史,汲取精神力量”庆“七一”等活动,持续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加强与外地政协交流联系,云南省楚雄市政协、景洪市政协、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政协先后来我区对民族团结进步、文旅产业发展、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等进行考察、交流,和城东区政协共同打造了“同心互联”界别委员之家,进一步扩大了“朋友圈”,增进了“共识度”。存史资政强信心。注重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发挥,鼓励委员撰写“三亲”史料,编纂完成第38辑《城中文史资料》,编辑2023年度《中区政协》期刊,全面展现政协履职成果。落实政协文史馆文史资料交流机制,与60家兄弟区县政协、省外院校、图书馆交流文史资料。其中,《西藏档案馆》采用有关青藏历史文化独家史料2篇。
坚持履职初心 增进民生福祉
履职尽责服务群众有力度。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强化专委会和街镇政协委员联络组作用发挥,全年征集社情民意49条,有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僵尸车”处置等方面问题,社情民意辅助决策作用更加彰显。创新平台发挥界别优势有高度。强化委员专业特长和界别优势,新成立委员工作室3个,持续深化委员驿站服务功能,开展“政协委员法律援助”公益活动7次,健康知识讲座6次,基层干部职工心理疏导课1次,委员工作室及委员驿站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凝聚共识的平台作用有效发挥。投身公益关爱帮扶有温度。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后,政协委员踊跃捐款捐物累计93.35万元帮助灾区群众共渡难关,全年开展“学雷锋迎‘三八’·幸福暖阳志愿行”陈家窑和王家山村困难群众慰问、“寒冬送温暖·帮扶暖人心”春节送温暖、“搭爱心桥梁·助骄子圆梦”爱心助学等活动10余次,累计捐款捐物23.05万元,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领导下的政协之为、政协之情、政协关怀。
坚持守正创新 加强自身建设
“六型一线”政协建设硕果累累。聚焦建设学习型、活力型、创新型、实干型、民生型、和谐型政协,持续健全机关干部培养机制,注重引导委员深入一线广泛协商,构建以委员工作室为点、委员驿站和街镇政协委员联络组为线、政协协商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协商体系,委员履职方向更加明确,履职热情更加饱满。“十个一”委员履职活动生机勃勃。完善委员履职考核评价体系,以委员提交提案、调研视察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为指标,细化履职考评标准,推动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履职本领提升,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服务保障高质量久久为功。不断强化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专门委员会基础作用、机关服务保障作用及专门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机关作风能力建设,不断改进会风文风,确保机关运转更加务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