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9 2024年2月27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旗帜鲜明讲政治
扬帆奋楫,谱写湟源人大工作新篇章

时光见证筑梦步伐,岁月铭刻奋斗足迹。

时间的年轮又转了一圈,过去与未来在这里交汇。

2月27日,湟源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召开。

这是一份收获满满的答卷:过去一年,一次次依法履职,展现出实干担当;一次次为民监督,敢于动真碰硬;一次次走访调研,贴近群众为民解难……

2023年,湟源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随宪法明确遵循,紧跟核心把牢方向,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紧贴民心履职行权,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湟源实践,先后对县人民政府报送的规范性文件和乡镇人大报备的相关决议进行了合宪性、合法性、合规性备案审查,并对1983年以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清理,备案审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4篇,建立和修订制度办法8项,检视整改问题2条,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开创了人大工作新局面,书写了为民履职的精彩答卷。

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

方向既明,则行之有道。湟源人大始终将人大常委会工作主动融入县委工作大局,把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效作为检验人大工作的重要标尺。坚持大局观念,以坚决态度、有力担当、务实行动参与联乡联村、包保重点项目、参与信访积案化解等县委重点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做到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融会贯通、一体推进。

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班子成员主动下沉,深入乡镇部门、农村社区和企业开展走访调研。

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4篇,建立和修订制度办法8项,检视整改问题2条,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依法能动履职监督

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步入新征程,使命在肩,责任如山。按照市人大常委会描绘的“施工图”,打造了一张张具有湟源辨识度的人大工作名片。

——首次开展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情况的监督,督促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能。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推动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组织开展旅游“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情况的工作视察,提出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等审议意见,助力构建全域高品质生态旅游新格局。审议《湟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依法作出决议,以国土空间合法合规合理规划支撑全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产业“四地”建设,与县政协联动专题视察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开展县域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工作视察,对全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主体培育运营情况进行专题询问,提出加强政策扶持、打造名优产品、推进三产融合等意见建议,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与生产体系。

——持续跟进监督全县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审议湟源县护航生态文明高地城市典范建设专项监督工作报告,促进全县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开展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专项视察,助力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围绕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就全面融入西宁市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工作报告进行审议,提出意见建议。紧贴民生和社会关切,通过工作视察、听取审议专项报告、专题调研等形式,组织开展对城乡道路建设、安全生产工作、教育质量提升及社会养老情况的监督。首次开展关于全县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工作视察、听取审议县人民政府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组织37名人大代表对16件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有效拓宽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路径。

——切实发挥人大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的监督作用,深化司法监督,对县人民法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工作、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危险驾驶案件促进县域社会治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依法对检察建议工作作出决议,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律执行、公益诉讼等方面的关切。着力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先后对县人民政府报送的规范性文件和乡镇人大报备的相关决议进行了合宪性、合法性、合规性备案审查,并对1983年以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清理,备案审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修订完善《湟源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办法》等制度,建立“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监督闭环机制,不断加强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跟踪督办和落实,合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湟源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工作的意见》,实行“三问一评”机制,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全链条全覆盖监督。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修订《湟源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办法》,听取和审议6名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这份答卷收获满满:一年来,共召开常委会会议11次,主任会议23次。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0个,开展工作视察9次、执法检查3次、专题询问1次,依法作出决议、决定12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3人次,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密切联系群众

用情怀镌刻人民至上的温暖注脚

举一纲而万目张。围绕增强代表履职本领,为代表订阅学习资料,不定期在微信工作群推送人大代表履职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履职能力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协调并落实部分建设资金,持续提升代表“两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2023年申报“两室”建设省级示范点1个,打造市级示范点1个、县级示范点6个。

探索建立闭会期间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机制,制定《湟源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暂行办法》,构建代表意见办理闭环工作模式。

动员全县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组织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激励代表履职担当。

——城关镇注重发挥代表评议、监督作用,助推民生实事项目有效落实;

——大华镇固定“代表接待选民日”,常态化开展接待选民活动;

——波航乡创新“快递员”意见建议办理“九步工作法”,开通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民意直通车”;

——东峡乡开展代表“为民办实事”活动,构建代表履职新格局;

——和平乡创新打造“和平民意”小程序,丰富代表履职新形式;

——日月藏族乡组织代表积极参与草山纠纷调解,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工作基础;

——申中乡扎实开展“六个一”代表履职活动,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巴燕乡人大代表积极落实帮富车间建设,当好群众致富“领路人”;

——寺寨乡发挥代表活动室+线上工作群平台作用,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一年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既提出了接地气的意见建议,也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担当作为,践行了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

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坚持把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作为检验“一府一委两院”对人民负责的重要抓手,年初及时向县人民政府交办代表意见建议,通过推行党政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意见建议制度,年中开展代表意见建议“面对面”集中督办,年底开展专题视察、听取办理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推动代表意见建议从“办理答复”向“办理落实”转变。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办成率较上年度上升31个百分点,办复率达100%。

深化作风建设——制定《湟源县人大常委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若干措施,强化机关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和监督管理。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巩固深化以案促改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改进调研方式,弘扬实干之风,大力营造人大常委会机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风劲潮涌,任重道远。2024年,湟源县人大将挺膺担当、躬身实干,聚焦产业“四地”建设,为锚定“湟水上游生态强县”目标“走在前、作表率”,为推动湟源高质量发展凝聚代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