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华山)3月2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召开全市公安交管部门缓堵保畅提质提效工作部署会,会上,决定自即日起至2024年底,在全市组织开展缓堵保畅提质提效行动。
深化城市路口精细治理,提升路口管控能力
要健全完善路口基础台账,根据路口区域位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周边环境、交叉类型以及在路网结构中的重要程度,分级分类管理城市路口。要结合路口台账和摸排情况,从道路、环境、设施、行为、管理等方面建立“问题隐患路口清单”及“风险因素清单”。要集中整治问题隐患路口,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渠化路口通行空间,优化设置交通管理设施,规范路口通行流线,减少车流冲突。要规范设置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管理设施,加强对关键控制路口的监测,提升信号配时技能,提高信号配时优化率。要坚持精品思维,完善措施、创新手段,实现重点路口监控全覆盖、数据采集全方位、交通状态全感知。
优化城市路段交通组织,提升路段通行效率
要保障快速路通行速度,按需设置快速路匝道信号管控,探索路段动态限速措施,缓解局部时段路段车流快速聚集造成的交通拥堵,通过交替通行、阶梯变道、定向车道等方式引导车辆有序进出。要确保主干路通行顺畅,根据主干交通流特征,明确优先保障交通流向,优化路口交通组织和信号协同控制措施,确保主干路交通连续、顺畅。要加强车道匹配管理,因地制宜设置潮汐车道、专用车道,动态调节道路时空资源供给。合理设置过街通道,精细划分信号控制时段和配时,推行短距离“绿波带”,组团形成“绿波网”,减少停车等灯次数。要畅通次支道路微循环,统筹次支道路集散交通与生活交通需求,合理优化交通组织,有效衔接干线道路。要推动打通“断头路”“瓶颈路”,科学规划设置单行路系统,充分发挥次支路、街巷路的分流通达作用,提高路网弹性、稳定性,畅通交通微循环。
破解城市重点区域交通难题,提升区域交通品质
要以实施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为载体,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协作,联合开展学校周边及内部区域交通安全提升工程。要加强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设置交通安全管理设施,保障人流聚集和消散时的安全顺畅。要联合辖区医院,推动医院深入挖掘内部停车资源,鼓励周边居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共享停车资源,增加就医停车供给。要推动商场优化出入口交通组织,加强高峰排队停车管理,推动城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建设,高效匹配停车供需。要加强景区交通流量研判,引导群众合理规划出游时间,有效调控景区周边交通流量,提高群众出行满意度、出游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