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草原春寒料峭,万里牧草尚未返青。放眼望去,仍是一片荒芜和沉寂,但从门源回族自治县皇城乡西滩村的牧民家羊圈中传出的“咩咩”声,让皇城草原活力满满……
走进标准化的羊圈,一只只新生的小羊羔,四处撒欢、纵情欢跳,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段时间,牧户王却生既要照看母羊,又要照看羊羔,忙得不亦乐乎。在给羊羔喂奶的间歇,王却生告诉记者:“今年我家圈里共有1460只羊,其中600多只母羊,都是从2月初开始进行接羔育羔。虽然最近天气比较冷,但现在我们这个是标准化羊圈,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饲草料充足,80%的母羊已产羔,春羔成活率非常不错。”
“小羊羔的来临,是我们牧民最开心的事,它们成活率高了让我们心里有了底气,让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王却生拍了拍自己的衣服口袋说着便笑了起来。
与王却生一样,眼下是牧民们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幸福账单中又多了一笔收入。
“在这个季节,新生的小羊羔格外脆弱,极容易生病或死亡,你们要注意对新生羔羊用碘酒进行脐带消毒,要保证幼羔吃到初乳,还要时刻注意棚圈温度,防止冻伤幼羔……”皇城乡兽医站工作人员细心地给牧民群众交代注意事项。
“接羔育幼任务是一年畜牧业工作的基础,只有把接羔育幼工作做好,才能促进今年畜牧业生产实现丰收。这两天,我们要按照乡党委、政府安排,结合‘一学两讲三促五提升’干部下乡活动,深入各村牧户家中,针对圈舍保暖、疫病防控及养殖户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工作。”皇城乡兽医站站长马成贵说。
每年这个时候,是皇城乡兽医站的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为了确保全乡牧民群众接羔育幼工作顺利开展,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奔波在路上,做好群众的保障兵,助力群众增产增收。
“一直以来,我们乡始终把接羔育幼工作作为增加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提前计划、尽早部署、及时行动。”皇城乡副乡长马占云说:“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立足地区特色资源和发展优势,全力推进春羔生产、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等规模化养殖,建立健全牲畜标准化养殖体系,促进全乡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好振兴之路。”
据悉,今年皇城乡各类牲畜存栏179100余头(只),其中:羊存栏165700余只,能繁母羊90900余只,产羔61500余只,育活60900余只,成活率达98.9%;牛存栏13400余头,能繁母牛8250余头,产犊380余头,育活370余头,成活率达98.1%。
(特约记者 杜照林 通讯员 祁玉珍 王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