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娅楠)踏青采摘、研学科普、春寻美味、文化体验……清明假期,我省各地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城市休闲游、近郊周边游比例上升,家庭自驾游成为市场主力,文旅市场热度延续、春潮涌动。据悉,清明假期3天,全省各大景区共接待游客6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5亿元。
清明假期,我省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人们纷纷外出扫墓、踏青、赏花,在盎然春意中祭奠逝者,涵养家风文化。各大景区秩序井然,客流结构以省内游客为主,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全家游”“家庭游”的主要目的地。
各市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文博机构正常免费开放,开展亲子教育、研学活动等文化活动;西宁、海东、海南、海北等地区推出春季游系列优惠政策和主题活动,以及多种假日产品,为广大游客准备了精彩的春季旅游大餐,湟源、互助、循化、贵德、平安等成为市民短途游玩的热门目的地。
据悉,为确保清明假期全省文旅市场安全有序运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厅系统清明节期间维稳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导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乡村旅游接待点以及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营业性演出、歌舞娱乐、剧本娱乐、游艺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等人员密集场所,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加强与气象、交通运输、公安、应急、卫生健康、宣传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发布关于禁止非法穿越自然保护区和擅自进入“无人区”的公告,动员引导旅行社、酒店、景区、民宿等行业诚信经营、合理定价,高效有序处置各类文旅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