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安镇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总抓手,把乡村建设作为增进农民群众福祉的重要载体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最美乡村打卡点。
以深化顶层设计作“笔墨”,为美丽乡村建设瞄定造型。自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等优势,以山水为魂,生态立镇,全面深挖自然生态人文景观资源,东干木旅游度假村、露营基地、滨河路沿线风景区等旅游项目进一步升级改造,油桃、草莓等有机果蔬基地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效益持续扩大;依托文旅小镇建设,集中精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非遗展示中心、都司衙门、“花儿”文化等传统资源潜力雄厚,通过精心规划、逐步推进,现已成为保安实现历史文化的核心意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衔接的新途径。
以耕耘文化绿洲作“符号”,为乡风文明画卷增韵添彩。在保留传统村落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兼顾发展,注重保护那些留存至今、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古民居、古建筑,同时将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统筹实施,构建“上下一体、密切配合、联动推进”的总体工作格局。积极挖掘原乡、原味、原生、原貌的乡愁元素,把军屯文化、农耕文化、花儿文化等地域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打造非遗展示中心、都司衙门、明清兵营等现代空间形态,讲好村庄故事,展示乡村文化,使它们逐步成为具有高辨识度的乡村文化新地标。
以深化乡村治理作“意境”,为和美乡村图景筑基固本。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核心,持续建强基层组织、强化网格治理、塑造文明乡风,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一时美”向“长久靓”延续。推动生活空间重构,高标准实施农房提升、污水管网、人饮提升、村道硬化、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乡村产业韧性,围绕同仁市“一地两创三促四园五带”产业布局,确定“一特二区三地四游”产业发展思路,持续争取落实粮油加工、饲草种植、山羊养殖、果蔬集散等基地建设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保安镇热贡馍馍产业,塑造品牌形象和口碑。
以提升环境治理作“底色”,为泼墨成画古镇涂色增彩。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努力在减污、扩绿、增长各方面当好表率,打造保安样板。高位规划定调,以打造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为目标,积极融入州市共建国家卫生城市,紧盯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分层推进、全面治脏,彻底解决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推动辖区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通讯员 黄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