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4年4月26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600多年前西宁与丁香结缘

从山川大地到公园绿地,从小区庭院到客厅书房,再从满眼芳菲、清香扑鼻到捕捉美好、定格五瓣丁香花……如今,全城因“她”而热闹沸腾,丁香在西宁的曝光度也一年胜过一年。

从深受西宁市民喜爱,到被确定为市花,再到已有100余个品种并成为我国丁香繁育品种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城市之一,一路走来,满城丁香的背后承载的是西宁市民对于她的情有独钟、更是二者之间深深的不解之缘……

西宁人与丁香结缘在何时

市花历来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代表一座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对于美化城市环境、陶冶市民情操、凝聚城市品格、形成独具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丁香耐寒耐旱,最适宜我们这里的土壤和冷凉气候生长,同时习性强健、花开繁盛、易于栽培。长期以来,颇受西宁人喜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青海地方研究学者靳育德谈起丁香时这样讲道,丁香,是青海省著名的乡土花灌木,俗称“轮柏”“二度梅”,被人们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西宁丁香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的1357年。据史料记载,今湟中区塔尔寺院内栽植的白旃檀树,是佛教大师宗喀巴诞生地生长出的一棵衮本木,也称菩提树(暴马丁香),至今约有630余年的历史,以此推论,塔尔寺院内栽植的暴马丁香,是西宁栽培丁香的最早品种。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清雍正年间,西宁民间已有栽植轮柏树(小叶丁香)的习俗,算起来,西宁栽植轮柏树(小叶丁香)的年代,也有260余年的光景。

到了民国初期,西宁城乡栽植丁香已蔚然成风,在一些民宅院落中经常可以见到紫丁香、白丁香的芳迹。

建国后,广大市民在党和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口号鼓舞下,先后由附近林区和周边省份引进栽种了一大批包括花叶丁香、裂叶丁香、什锦丁香和朝鲜丁香在内的优良品种,扩大西宁丁香的栽培种群,也为大规模生产繁育丁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老西宁人至今还有着这样的习俗——在丁香盛开时扦插至瓶中,摆放在家中中堂或客厅中,不仅象征着气候由寒冷进入春暖花开,更赋予了家庭幸福美满、多子多福、平安喜乐等美好寓意。

丁香花繁色丽、芳香袭人,历来是世界各地花圃中的重要成员,同时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她是高原城市——西宁的象征,承载着古城西宁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代表着西宁人民扎根高原、团结共融、质朴诚信、务实创新、默默奉献的西宁精神,一直备受西宁市民的喜爱。

“官方认证”丁香为西宁市花

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丁香与西宁的不解之缘也只是在历时记载和百姓生活中。对于还未有市花的西宁而言,再次与丁香结缘并受到“官方认证”。

1982年春季开始,西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评选市树、市花活动。政府有关部门曾先后召开座谈会、讨论会、评选会和小型征询会,并通过报刊、电台和其他宣传工具,从多方面征求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对市树、市花的意见,为准确评定市树、市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推荐评选活动中,推荐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丁香。

根据多数群众意见,市政府认为,将柳树定为市树,丁香定为市花较适宜。其理由是:柳树,系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发芽早,落叶迟,繁殖容易,易栽、易活、易管理、抗性强、枝条细长柔垂、姿态优美,既可作行道树,又可点缀庭院绿地。自古以来作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树。故应作为西宁市的市树。

丁香,系乡土花灌木,最适宜当地土壤和阴凉气候生长,繁殖容易、花序大、花期长、花色素美、风姿典雅俊逸,花香浓郁,芳菲宜人,在最常见的香花中,常常与桂花、兰花、玫瑰、牡丹等并列,观赏价值高,又具有地方特色,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故应作为市花。

“评选市树、市花是为了更好地普及园林绿化知识,激励人民群众种树种花的热情,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为了加快绿化、美化、香化西宁市的速度,在市树、市花确定命名以后,适当提高它们的繁殖数量和种植比例,也是应该的,必要的。但绝不排除对其他花卉树木的栽培和发展。凡一切能够绿化、美化、香化西宁的树木、花卉都应该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加以繁殖和栽培。我们希望全市各族人民立即行动起来,为尽早把西宁建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花簇似锦、清洁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而努力奋斗。”这段内容是1985年,时任市容园林管理局总工程师刘更喜在《关于选定市树、市花的说明》中作的最后陈述。

1985年3月23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作出决定,正式确定丁香为西宁市花。

而今,在一代又一代林业人和研究人员的精心培育、接续奋斗下,各类丁香陆续在街道绿地、公园游园、单位庭院、私人宅院、寺庙中广为种植,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高原古城最为靓丽的标志。

西宁:请叫我“丁香之城”

丁香在所有绿化花灌木中占70%以上,每逢仲春至夏初,便有“丁香花开满城香,芬芳流荡紫云藤”的景象。

临近5月,西宁浦宁之珠、丁香园、南山公园等地,成片的丁香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满眼新绿的小区院落内,各色丁香点缀其间,花香氤氲各个角落。

在“寻找五瓣丁香”活动的火热进行中,西宁人沉迷于寻丁香、赏丁香、品丁香,西宁因丁香而欢腾。

满城丁香、满城欢腾的背后,是西宁市爱绿护绿、不断加大丁香种植力度与深耕丁香研究和繁育的功劳。

为满足城市绿化需求,西宁不断丰富花卉林木品种,作为市花的丁香无疑成为古城“增绿添彩”的首选。

多年来,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原有种质基础上持续加大收集力度和规模,从国内外共收集丁香种(品种)100余种,选育出花色丰富、花序硕大、叶色多样、花期错落绵长的新优品种,建成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同时将引进的近30个新优品种应用于市区各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地及高海拔地区城镇绿化,进一步丰富了丁香的应用种类和观赏效果,提升了市花丁香的应用价值,呈现出高原城市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

据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介绍,今后,将充分利用丁香种质资源,在保护种质的前提下多角度、深层次探索、挖掘其应用价值,并以培育“西宁丁香”为育种目标,在打造高原名片、发挥首位作用中走在前作表率。

“寻芳陌上花如锦,折得东风第一枝。”时下的西宁,许多丁香或含苞待放、或开得正盛,仿佛孕育着的城市生机正蓬勃向上。待满城丁香进入盛花期,“寻五瓣丁香,遇幸福西宁”也将香飘万里。

(记者 张弘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