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4年4月26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诉必应马上办
我市交通拥堵指数下降3.11%

有诉必应、办必有果!记者4月25日从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获悉,该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要求,全力开展缓堵保畅提质提效、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违法高频整治、车驾管便民利民等各项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措施落地实施,根据百度地图大数据分析,我市一季度道路交通拥堵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3.11%。

处罚:12205起机动车不礼让行人

“不礼让行人的车辆现在已经很少了,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这是很多老百姓对于西宁机动车礼让行人治理工作的评价。记者从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了解到,西宁交警以机动车不礼让行人、随意鸣笛、违法停车等五类突出交通违法为重点,每日在全市设立52处专项整治点和4处部门联合检查点,采取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全天候、不间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以来,现场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12205起、违法鸣笛4745起、违法停车168292起、行人交通违法2395起、非机动车交通违法16595起,分别同比上升2385.74%、4099.12%、24.59%、68.75%、240.2%。

治理:学校医院火车站交通状况改善

学校周边交通情况近期也在不断改善,记者走访我市多所中小学附近发现,通过治理拥堵情况明显好转,家长在上下学接送学生时车辆更有秩序。多数家长对治理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都表示很满意。

西宁交警根据“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要求,加强校园周边路网运行监测,抽调机关全部警力落实全市56所临街中小学、幼儿园早晚高峰“护学岗”,积极推行“校家警”管理模式,组织老师、家长志愿者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协助民辅警开展护学工作,强化上下学高峰时段学校周边及拥堵节点的指挥疏导,同时采取限时停车、单向交通、诱导绕行等措施,缓解学校门前接送学生车辆集中通行和停放压力。

记者走访发现,通过治理,火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通行率明显提升,根据数据:火车站、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周边区域采取借道通行、增加车道、信号灯“假日模式”智能调控、院内“区域微循环”等措施,根据百度地图交通大数据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周边道路拥堵指数下降 18.4%,就医车辆等待时间降低13.6%。

优化:道路交通拥堵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3.11%

记者了解到,为了降低交通拥堵情况,西宁交警对全市443处信号灯100%联网联控,做到了新增一处联网一处;优化了主城区昆仑西路、同仁路、海湖路、小桥大街等12条道路41个路口信号配时;新增西关大街、祁连路、昆仑西路3条“主干道长距离绿波带”;建设昆仑西路与文博路交叉口等2处边缘计算,实现全天候自适应控制;15条施工路段每日持续动态调整信号配时方案。

通过基于互联网数据和路口流量检测的配时优化系统,点上实现交通态势感知和自适应控制,线上实现24条主干道动态绿波协调控制,面上推进“按需调配”均衡流量,整体路网通行效率提升 4.7%。

投资110万元,配合市政部门打通门源路与海湖大道交叉口,实现车流互通;拓宽站东巷与互助路交叉口西侧车行道,提高路口通行能力;规整昆仑西路与冷湖路交叉口南口慢行设施,分离人车交织。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措施落地实施,根据百度地图大数据分析,我市一季度道路交通拥堵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3.11%。(记者 金华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