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的通知,自4月29日起,成都市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全市商品住房项目不再实施公证摇号选房,由企业自主销售,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项目,鼓励企业采取公证摇号选房销售。
该通知称,此次优化政策是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促进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政策优化内容包括:科学精准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深化实施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红、橙、绿”三色管理,对住宅及商服类用地供销比偏高的区域,适当减少用地供应;鼓励市场主体将自有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等非居住存量房屋按相关要求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市、区(市)县国有企业通过租购闲置商业办公用房作为办公、公共服务及产业使用,推动商业办公用房市场良性循环;全市商品住房项目不再实施公证摇号选房,由企业自主销售,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项目,鼓励企业采取公证摇号选房销售;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走深走实,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推广首层架空层用于公共服务空间设置,提高住宅阳台等半开敞空间比例,推动郊区(市)县开发低密度、高品质住宅产品,进一步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
该政策自2024年4月29日起正式施行。此前政策规定与该政策不一致的,以该政策为准。
相关链接
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加减法”
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正经历一轮密集的调整。给限制性政策“做减法”,给创新性政策“做加法”,“一加一减”之间,系统性谋划、平衡楼市供需的新思路显现。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近段时间多个主要二线城市纷纷选择全域退出限购,预计接下来取消限购的城市还会进一步增加。
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中国已有约35城放松限购政策,其中合肥、昆明、苏州、长沙等22城全面放开限购。限购住房的城市(海南省除外)已降至个位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目前除海南省外,核心城市中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广州、杭州、天津、西安的核心区域仍维持住房限购。其中,杭州只针对新房限购。
限购政策之外,限贷也持续放宽。北京近日出台新政称,4月23日后签订购房网签合同,且离婚不满一年的房贷申请人,如家庭名下在本市无成套住房,执行首套房信贷政策。叠加此前的政策“减法”,北京的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均明显降低。
还有越来越多城市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南昌、青岛、泰州、福州等12个城市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住房公积金政策也是各地集中“做减法”的领域。近期,洛阳、烟台、哈尔滨、广州等多地调整公积金政策,包括上调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取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条件限制等。
此外,还有不少城市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如南京市拟放宽落户条件,买房可直接落户。
楼市政策并非将各种限制“一减了之”,而是在“减”的同时增加创新性政策供给,以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加快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今年各地房地产支持性政策的一大新方向。官方信息显示,截至4月初,中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截至3月31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单”项目中,有1979个项目共获得银行授信4690.3亿元人民币。
还有不少地方探索房屋“以旧换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超30城表态支持房子“以旧换新”。其中,盐城、苏州、沈阳等地发放“以旧换新”购房补贴;江苏海安、苏州相城区、郑州、连云港等由地方或开发商直接收购旧房。“以旧换新”从房屋置换链条的起点入手,有助于畅通循环,激活改善性住房需求。
还有城市探索土地出让的新方式。近期,浙江丽水透露,拟出让“定制化”低密度住宅地块。该地块面向大众出让,业主可以独立购买土地并进行建设,也可以多个业主联合共同竞拍、建设。这一模式下,开发商不再垄断新房建设和供给。李宇嘉认为,这一模式有利于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住房需求,预计会有更多城市效仿。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