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4年4月29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榴花开 香沁西区

近年来,城西区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文亭巷社区时作出的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走在前作表率”为牵引,认真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要求,感恩奋进、真抓实干,全方位、深层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绘就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城西篇章。

聚焦主线 筑团结西区

在兴海路街道,一支300多人组建的“石榴籽家园”志愿者队伍早已成为辖区群众生活中的“好帮手”。在西关大街街道,每逢传统节日,各族党员群众齐聚一堂共度佳节,社区里处处洋溢安详和谐。在文汇路街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百家宴”,各族居民群众共聚一处,分享美食,在香气弥漫的烟火里既有“家”的味道,也有“聚”的幸福。

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友爱,关键在于政治引领。城西区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将民族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立党政领导“双组长”制的创建领导小组,细化明确全区45个部门(单位)104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民族工作“一把手”责任制,累计落实专项工作经费2000余万元,坚持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方面细致谋划、精心部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要求、战略任务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互嵌共融 建和睦西区

城西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文亭巷社区时提出的“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阵地”的殷殷嘱托,积极探索实践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新路径,为全省创建工作提供西区样板和经验。率先在全省创新实施“石榴籽家园”创建,率先在全市完成村(社区)“石榴籽家园”全覆盖。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25万元,在小区、校园、企业、村和社区打造主线突出、各具特色的“石榴籽家园”58个,创新打造了“石榴籽”微心愿、“石榴籽”宣讲团、“石榴籽”驿站等一批多元化“籽”品牌,组建了43支覆盖全区各村(社区)的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开展“民族团结连心牵手”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次,完成“为民办实事”423件,有力推动“石榴籽家园”向更大范围覆盖、向更广领域延伸。

“同住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走进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的活动室,这里的居民正在排练舞蹈、合唱,还有一些居民在练书法、做手工。近年来,文亭巷社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依托“石榴籽家园”阵地,每年培养一百名“石榴籽”优秀志愿者、解决群众一百件急难愁盼实事、选树一百户“石榴籽”幸福家庭,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延伸到每栋楼宇、每个单元、每户家庭,共同唱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歌,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民康物阜 创魅力西区

城西区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将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15年坚持80%以上财力用于保障民生,聚焦各族群众对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更高需求,近5年来133项民生实事件件落地。

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率先在全市推行家庭医生“网格化”服务,重点人群签约履约率达90%以上,中医、康复、体检“三大医疗”联盟走在全市前列,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持续深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爱老幸福食堂累计供餐73.68万人次,全面完成6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推动城市面貌蝶变焕新,率先开启“无废城市”“宁静城区”创建,建成投运全省首个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森林覆盖率达42.8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2%,“河湖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受到全省表扬激励,成功跻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美丽画卷的生态底色更加靓丽。(通讯员 马进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