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4年5月5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籽籽同心 美美与共

近年来,湟中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全区各项重点工作,统一思想、持续用力,全区呈现出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各族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

湟中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蕴含的民族团结教育价值,将革命旧居、红色文化馆、民俗博物馆等“红色”文化场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课堂”,打造2条红色旅游体验暨民族团结教育路线,其中一条线路为解放军剿匪指挥部(慕容古寨)——石金阁红色文化陈列民俗博物馆——孙家民俗博物馆;另一条线路为河湟文化博物馆——寇从善故居——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元宵节猜灯谜、歌舞书法比赛,举办慕容古寨“鲜卑遗风”文化节及“二月二祭酒典非遗文化旅游节”,组织戏曲进乡村及大美轻骑兵演出等各类活动。

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更加热爱

湟中区选树典型,成功申报甘河滩镇班沙尔学校、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湟中区康川学校为市级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湟中区博物馆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堡学校、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积极培育打造共和镇苏尔吉村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鲁沙尔镇金塔社区、大源卫生院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成功推荐拦隆口镇泥麻隆村为“富口袋+富脑袋”乡村行动试点村,马国仁、陈玉秀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感动人物”。深入挖掘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河湟文化非遗手工艺品南京销售展示中心布展、开展加牙藏毯技艺研学交流、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各族群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湟中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发展水平。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全区工作的重点,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实施了河湟文化旅游度假区、西堡生态奶牛养殖等一大批产业发展项目,切实增强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有效增加了各族群众的收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着眼“双碳”目标,着力打造鲁沙尔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施上新庄、共和等10个乡镇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效推动全区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始终将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领域,一大批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重大民生工程落地落实,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医疗养老参保率均达市定目标,解决了各族群众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切实把各族群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景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王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