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西宁,丁香花在枝头吐露着芬芳,或紫或白的色彩,总能让人不禁停下脚步,轻嗅花香……
走进南山脚下的丁香园,丁香的花香扑面而来,大门左右两侧,有两株被低矮的铁栅栏保护起来的丁香树,栅栏上挂着一块绿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它们的名字:紫丁香,科属:木犀科,丁香属,它们的树龄:113岁(2019年8月统计)。它们与周边的丁香树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不事张扬地掩映在满目的绿荫中,若不去细心关注便很难发现。
丁香园是一座以丁香花造景为主的园林场所,园内栽植各类丁香树几百株。在繁花季,身在园中,香气扑鼻、满眼缤纷,漫步花径,怡然自得、闲情悠然。尤其这里的百年紫丁香,有着高大的树干,茂盛的树冠如大花伞一般撑开,目前长势依然旺盛,盛花期时花繁色艳,总会引来许多市民观赏拍照。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树种,丁香树属木犀科植物,开的花形状为圆锥形花序,花小密集而且繁多,多为紫色、粉色和白色,其香袭人,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在全世界,丁香约有32种,我国产27种,分布跨越15个省区,仅青海地区分布的原生种丁香就有12种、变异丁香4种。
百年紫丁香,为什么能够在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的青海西宁一直保持如此良好的状态?这与丁香的生长习性分不开,生长在西宁地区的丁香品种,不仅生长旺盛,发育健壮,而且大多具有寿命长、抗衰老的特性。
西宁栽培丁香的历史十分悠久。《西宁府新志》中有记载,丁香被称为“轮柏”。现在,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轮柏”就是丁香,但是,老一辈青海人还是喜欢用“轮柏”来称丁香。当时,青海人的庭院中少不了的就是“轮柏”树。
除了丁香园里的百年紫丁香,西宁还有更古老的丁香树,在湟中区鲁沙尔镇塔尔寺有一棵暴马丁香,据市林业部门调查,树龄已达280年以上,至今仍枝繁叶茂,长势不减当年;另一棵是在塔尔寺大金瓦殿内生长的一棵暴马丁香,距今已有620余年的历史。
一棵古树长成不易,保护古树也是守住一份历史文化。近年来,我市林业工作者做了大量栽培收集和研究丁香的工作,建成了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为丁香古树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
自1985年丁香被选为西宁市花,广泛种植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高原古城最靓丽的名片。如今,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及相关科研团队全力推进对丁香的研究培育,经过多年努力,西宁地区现有丁香品种已达100余种。
从淡紫色的紫丁香,到洁白的暴马丁香,再到培育试种的黄丁香,古城西宁的丁香家族在不断壮大!未来,丁香古树定能永葆青春,为子孙后代诉说这座“高原花城”——西宁的故事。(记者 师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