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4年5月13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式“浪山”催热西宁乡村游

西宁又上央视!

浪山、浪水、浪西宁!

五月,是浪漫的季节,风里溢满草木花香,高原古城半城繁花、半城绿,优美的景色再次激活了西宁人心中的“浪山”基因,揪面片、吃熬饭、唱花儿……这种花式“浪山”方式吸引了央视的关注。

赏花、踏青、观民俗、研学、采摘、亲子游……伴随而来的西宁乡村游也如火如荼拉开大幕。

风光正好,乡村旅游焕发活力

睡农家炕、品农家饭、感受农耕文化,在流水潺潺间看蓝天白云,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体验乡村旅游的惬意和浪漫,如今,都市人越来越喜欢到乡村农家乐,体验乡村旅游的浪漫和情怀。在西宁,乡村游、民俗游、休闲游、生态游等丰富的旅游产品,让青海旅游从大景区向小乡村不断延伸。

5月12日,云谷川印象小镇游客熙来攘往,小镇内商贸兴隆,一派热闹繁华景象,这个集民俗文化、特色餐饮、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河湟民俗文化休闲娱乐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景区负责人陈俊良向记者介绍道,进入五月,景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采摘节、民宿微度假等活动让游客和景区有互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大通青海湖之夜是全国首座高原不夜城,以河湟文化为背景,创造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打造农体文旅商融合综合体,“五一”前三天“香姐说媒”、马戏表演、汉服体验坊、舞蹈演绎、特色美食等吸引超5万人次,成为西北文化旅游夜经济现象级爆款产品。“要想在西宁周边旅游圈内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服务是关键。以往村民们的服务意识不强,如今客源变化,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陆续开展景区从业人员在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希望通过创新经营给游客带来常来常新的体验。”青海湖之夜景区负责人说。

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游活力足

“与以往走马观花一站式逛景点不同,这次研学游内容很丰富。原来草莓也有很多品种,原来西宁的草莓苗能销往全国各地,而且供不应求,这些知识都是以前不曾涉及的。”正在玉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参加研学活动的张启龙说,研学游更像是“行走的课堂”,游客在游览山水的同时,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推出传统文化乡村体验游、农业科技乡村研学游、茶马互市乡村观光游、生态田园采摘欢乐游4条乡村研学游精品线路,让市民游客在观光游览的同时,实现游与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消费的同频共振。同时,乡村旅游涌现出一批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乡村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城市近郊游和本地乡村游热度升温,民宿、特色采摘、研学等绿色健康的休闲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乡村露营成为户外休闲的新潮流。(记者 张艳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