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4年5月16日
黄南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手育小草” 研学悟成长

本报讯(通讯员 黄南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纯净美丽幸福河南”的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研学草原保护和修复理念带进校园,从小培养学生树立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传承草原生态保护的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让小草之情成就大美丽,推动河南草原可持续发展。5月11日,河南县草原工作站联合优干宁第一完小开展了“小手育小草”第二期研学活动,河南县草原工作站职工以及师生共61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邀请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龙主多杰向学生们介绍了莎草科、禾本科、菌类以及雪豹等河南县草原上的常见特色物种;邀请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自然教育导师仁青吉与学生们互动分享自然笔记案例,讲解青少年如何探索自然观察和记录自然的方法,同时县草原工作站正高级林业工程师卡着才让向学生们介绍河南县草原基本情况及自然资源概况。

活动期间,学生们进行了种草修复技术操作培训,并分组对20个退化较严重的小型裸露斑块进行了自由组队治理。同时,将本次种草区域指定为学生生态修复试验(观察)责任小区,并进行挂牌命名。后期将继续组织参与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学生们对牧草生长进行细心观察,撰写草原修复心得或体会。同时此次活动向学生发放双语植物学基础书籍 60余本,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草原生态知识。

本次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生态保护知识,也感受到了亲手参与种植牧草、修复退化斑块地的成就感和完成牧草种植后的喜悦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也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懂得珍惜草原生态环境。参与草原生态修复活动是宣传和传承本土草原保护文化,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