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蕊)原先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有了单元门禁,居民生活更安全;以前电动车充电难,现在小区增设了充电桩,方便多了……今年以来,城北区小桥大街街道小桥社区以“小切口、大民生”为思路,主动发现和聚焦重点难点民生问题,把研究解决好居民反映的共性、趋势性问题作为“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的突破口,以最好的态度、最快的速度、最暖的温度,为居民提供快捷、精准、贴心的服务。
“有了这道保护锁,我们的心里踏实了!”近日,居住在小桥大街26号九海家属院的居民吴女士开心地说道。原来该小区是老旧楼院,属开放式小区,存在陌生人随意进出,楼道乱张贴、乱堆放等情况。为此,社区通过现场走访、征求意见,用2024年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小区两个公共楼道安装了防盗门,并在公共平台处设置了花坛,种上了鲜花,不仅改善了居民的人居环境,也提高了住户的安全指数。
“小区增设了充电桩,既方便又安全,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给电动车充电,真好!”家住小桥大街18号院的李师傅谈起家门口的便民充电桩,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曾经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困扰着不少居民,由此引发了“飞线”充电,“上楼充电”等乱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各种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满足院内居民充电需求,小桥社区党委先期在网格群内发布安装充电桩的信息,征求院内居民意见,大家共同集思广益完善安装方案。经过多部门努力,目前,小桥大街18号院、38号院、46号院以及海西东路2号院空地都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桩及车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