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1 2024年5月23日
财经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长期特别国债销售火爆

5月20日,招商银行宣布对个人客户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销售时间仅为当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30分。此事引发市场热议。

21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地区多个招行网点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售罄,“日光”行情再现。据了解,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仅有部分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购买,这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产品类型有关。

销售火爆

“消息发布不到半个小时就有客户来网点咨询了。”招行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招行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销售仅开放个人银行电脑版以及柜面渠道购买,手机银行无法购买,因此许多客户前来线下咨询。

记者走访北京多个招行网点了解到,本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非常火爆,大多数网点额度已经销售一空,对于后期是否还会增加对个人投资者销售的额度,还需等待通知。

“我们网点倒还有些额度。”华南地区一省会城市的招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其所在支行仍有10多万元额度。她表示,由于购买该超长期特别国债仅针对风险评级在A3及以上的客户,因此并不是所有客户都能购买,“可能也和我们不是在一线城市有关,抢购没有那么火爆”。

国有大行暂未向个人开放销售

记者走访发现,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仅部分银行开放向个人投资者销售,如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等。“我们全行针对个人客户的2000万额度,周一已经卖完了,后续是否有额度还需等通知。”5月21日,北京地区浙商银行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则未向个人投资者开放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仅对金融机构客户开放。“有不少客户来咨询,但是我们接到的通知就是还没(向个人)开放。”一国有大行工作人员说。

“招行、浙商银行的零售策略都较为灵活,因此对于个人客户的资产配置开放度较大。”对此,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金融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实力一般强于个人投资者,国有大行未向个人投资者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是出于求稳的考虑,也可能是想观察市场反应再做调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表示,不同的银行对于客户服务策略不同,是否对个人投资者开放销售超长期特别国债由银行自主决定,目前来看,已开放该业务的银行都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等级做出限制。

后续仍有机会参与

财政部也曾发文称,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购买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如持有到期,均可获得稳定的本息收入。但两者也存在区别,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与储蓄国债有所不同,后者在存续期内不可上市交易,而记账式国债在存续期内则可在市场进行交易。

财政部资料显示,记账式国债在一级市场通过记账式国债承销团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并在中央结算公司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除银行渠道外,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后,个人投资者也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

按照规划,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从5月17日首发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其中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品种分别发行7只、12只和3只。换言之,个人投资者后续仍有机会参与国债购买。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