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4年6月5日
海西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河湖建设为民生福祉“加码”

本报讯(特约记者 浩尔娃 巴图那生) 日前,青海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公布青海省首批幸福河湖名单,海西州德令哈市巴音河(城区段)和都兰县香日德河榜上有名。

近年来,海西州委、州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全力推动全州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各地区党委政府、各级河湖长、河湖长制办公室及成员单位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持续推动责任体系织密、制度体系健全、考核体系优化,坚决扛牢河湖管理保护责任,扎实推进健康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巴音河是柴达木盆地第四大内陆河,全长326公里,流域面积10008平方公里。初夏时节,巴音河水静静流淌、清澈洁净,河畔绿意盎然,人行步道沿河蜿蜒,蓝天、碧水、丹山、绿地,一幅水美景靓的秀美画卷跃然眼前……“经过这些年的治理,巴音河周边的风景越来越美了,在这里散步非常舒心和惬意。”看着眼前的河道风光带,居民冯海霞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香日德河(柴达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都兰县境内,全长220公里,流域面积12034平方公里;柴达木盆地南缘的阿拉克湖流出的乌兰乌苏河又叫红水川,因为流经的区域是红层地貌,所以河流被“染”成了红色,形成壮阔的“红河谷”景观。两条河流在都兰县香加乡的平川相遇,从高空俯瞰,出现“泾渭分明”景观,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研究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拍摄,成为当地旅游亮点。

如今,“处处好水景”已成为海西州又一张生态名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海西州河湖长制工作的充分肯定,更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态实惠。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州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见真章、出成效,让“幸福河湖”建设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