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的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门口大石板上一行醒目的红字映入眼帘:“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习近平”。
一句嘱托,激励黄河水电人砥砺前行。“2016年8月23日下午,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公司,了解我们企业发展光伏全产业链及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等情况,我当时向习近平总书记递上一块硅片,这个瞬间8年来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激励我不断前行。”黄河公司西宁分公司IBC电池一级工艺工程师魏蓉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激励了公司所有职工,大家牢记嘱托,将这份责任感与使命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全力以赴做好这条“阳光生产线”。
回眸8年来的发展,黄河水电西宁分公司没有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升级和创新研发,8年间建成了国内首条产业化、智能化高效IBC电池及组件生产线。技术研发方面,将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钝化技术与IBC结合,电池研发转换效率达到25.06%,在电池技术发展的路线上,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
亮眼!这里有一座“会发电的房子”
黄河水电西宁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宁分公司”)内,一座与周围厂房都不一样的黑色玻璃房子格外亮眼。“这座由屋顶光伏、地面光伏、幕墙光伏、光伏车棚等光伏板构成的建筑,是青海建成的首例多功能BIPV项目,总计可年发绿电54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88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此项目是西宁分公司基于部分厂房建筑进行“绿色、清洁、低碳”建造,在建筑侧立面及屋面使用以IBC晶硅电池组件技术为基础,配合使用自主研发的建筑夹胶、轻质柔性、光伏保温一体板系列建筑集成光伏组件,建成应用研究平台,实现了对多类型光伏产品在建筑不同部位、不同应用形式的发电能力研究。
“多功能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将作为我省首例建筑光伏集成应用综合研究平台,为探索高效IBC晶硅电池组件技术与建筑融合应用,提升建筑集成光伏组件产品质量,推广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助力。”研发主任工程师吴翔介绍,相较于行业内的PERC、TOPCon等电池,IBC最大的优势就是转换效率高。“研发团队经过对IBC电池背面钝化技术、独特的掩膜技术、激光图形钝化技术等课题反复研究,电池转换效率不断得到突破,今年IBC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5%。目前IBC电池已经投入运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两地光伏电站。”
据了解,目前全球量产IBC电池的企业只有三家,而西宁分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转换效率超过23%的IBC电池的企业,而且该公司批量生产的IB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4%,研发效率达25%以上。今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投入,IBC电池的转换效率还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骄傲!“青海产”高效光伏电池组件走出国门
记者走进IBC电池制造车间,全自动无尘生产线正在全线运转,机器人将硅片搬运到指定位置,机械手臂有序抓取,一片片“青海产”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相继产出……听不见机器轰鸣声,在生产线上,太阳能电池片的形成正经历着硅片清洗制绒、等离子刻蚀、丝网印刷、烧结等工序。整个车间,十二道工序,只有20名工作人员,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上下料机器人来回穿梭,最终硅片被制成外形漂亮、转换效率更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我们生产的IBC电池正面十分平整,正负电极被完全隐藏在了电池背面,这样电池的面积就增大了,这是我们生产的IBC电池的一个很大优点。而且我们的IBC电池使用的是N型材质,这使得它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功率衰减相对较低。”吴翔介绍。
西宁分公司是光伏行业国内首家、全球第二量产IBC电池组件的企业。IBC电池组件产品,从这里出发,远销西班牙、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德国等国,马德里工商业分布式屋顶、慕尼黑建筑外墙、奇塔代拉户用屋顶等都有它们的身影。不仅如此,还探索实践“光伏+”、绿能替代、智慧场站、零碳园区等新业态、新模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方位支撑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不负嘱托
做好“向着太阳的事业”
西宁分公司综合楼内,一张习近平总书记与员工们的合影被放大居中挂在墙上,合影中大家围在习近平总书记身边,脸上是藏不住的激动与喜悦。
“与总书记面对面的场景,至今回忆起来依然让我充满力量,每每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难题,我都会想起那个时刻,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以此激励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为光伏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8年前那个曾为习近平总书记递上硅片的生产人员魏蓉,如今已成长为一级工艺工程师。
“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一句嘱托,催人奋进。“记得那个时候公司里的技术人员都很年轻,8年过去,经过无数次实验与研究,2019年IBC高效电池及组件产线成功如期量产。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科技研发没有终点,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意味着新的研发旅程的开始,肩负使命,我们将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发挥工匠精神,助力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之路走得更实、迈得更远。”吴翔说。(记者 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