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4年6月24日
热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游景区取消实名预约引关注

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消息,暑期旅游旺季将至,为持续提升旅游景区基本服务,除故宫、国博等旅游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外,北京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消息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搜,受到网友关注。

此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消息,除少数热门场所外,上海市其他A级旅游景区及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3000余家文旅场所均取消实名预约。苏州市文广旅局也宣布,除部分重点景区和博物馆,全市其他A级景区、文化场馆无需实名预约。

是否支持景区取消实名预约?游客看法并不相同。

作为旅行爱好者,上海的李小姐认为,实名预约流程繁琐,造成了资源挤兑,甚至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的嫌疑,让游客体验感下降。

新疆的宋小姐表示,景区景点实名预约流程让她觉得比较有序,可以控制流量,人多就可以选择避开,但对老年人来说似乎不太友好。如果能线上预约和线下购票相结合,对游客来说会更方便。

上海的李先生表示,保留热门景区、文博场所的预约参观制度是有必要的,因为人太多了。建议最好能增加预约参观人数数量,延长开闭馆时间。

【专家说】

景区有必要预约吗?

—热点景区还需要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总体上来讲,当前旅游景区景点、度假区和文博场馆,并没有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景区景点、度假区、文博场馆是不需要预约的,但对于头部热点的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又是需要预约的。“还是要在详细评估的基础上,不要‘一刀切’。即使预约也要精细化,把最大的方便让给老百姓。”

戴斌直言:“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应该让游客方便游览,要不断提高观众和游客的满意度。现在的预约是‘一刀切’的,所有都要预约,不管是不是到了饱和、是不是热门景点,某种程度上是为预约而预约。”

戴斌分析指出,要根据每家企业自身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位置,如在北京故宫、国博这些热门景点,本身每天多少量是有限的,不预约来了以后进不去不划算,就需要预约。如果是另外一家景区,可能平常也没多少人,到门口说没预约不让进,就失去意义了。“不管是预约还是不预约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管制宜,而不是简单回答说,预约好还是预约不好。”

同时,戴斌还指出,当前需要预约的景区景点、文博场馆更应该做到精细化、人性化,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做不同的预约很有必要。比如可以根据是团队还是散客,来自海外还是海内来调整预约频率。戴斌举例,“有的海外游客,可能需要提前3个月规划行程,但现在一些热门景点只能提前一周预约。所以针对海外游客的预约也可以精细化调整,比如实时向海外公布流量,提前3个月放票等。但提前3个月放票,还需要考虑会不会出现黄牛票,所以这是一整套系统。”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叶凌波也表示,对于承载力严重不足的热门景区、网红景区,以及文物保护等级高的文博场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自然保护区、游览空间比较有限的古典园林、主题博物馆等,实名预约流程需要继续坚持下去。应在预约模式、程序和技术支撑等细节上做更多优化。另外,在举办特殊活动或节假日期间,景区可能会面临超出日常接待能力的游客量,此时实名预约有助于维护秩序。叶凌波建议,景区应实施差异化管理,游客量较小的景区取消实名预约,而热门景区或文化遗产地,保留或优化预约制度;实施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实时客流数据和季节性波动,动态调整预约名额,提高预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通畅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公布景区的游客接待信息、预约情况,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错峰出行。

此外,还应关注特殊群体,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购票渠道,提供更加便利化的服务;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回应游客关切,不断优化预约管理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囤票、倒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景区游览秩序,净化旅游消费环境。

实名预约如何保护游客隐私?

——应本着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则收集游客信息

戴斌直言,游客担心实名预约过程中个人信息遭泄漏,是有道理的。景区、文博场馆对游客个人信息收集到什么程度要依法来办事。比如已经预约了,提供了身份证号,手机号是否有必要再提供?收集游客的微信号和头像刷脸才能进,还是报身份证号就可以?“收集个人信息,应该本着必要性和最小化的原则来收集。收集个人信息,要依法办事。景区、度假区不需要安装过多的刷脸装备。”戴斌说。

叶凌波说,预约制可以强化景区容量管理,优化游览体验,为各类决策提供数据和分析,但这些作用,其实并不需要实名。实名预约的核心是有助于追踪游客流动,但给游客更多的感受是降低游览效率,且不利于个人信息的保护。“现阶段,实名制已无必要。实名预约过程中,信息泄露的风险客观存在。作为信息收集的主体,景区或预约平台应全面加强游客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叶凌波建议,应规范数据采集,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只收集实现预约功能所必需的最少信息,避免过度收集,同时明确告知游客其个人信息的使用目的、范围和保护措施,增加透明度。还应控制数据访问,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游客的个人信息,设定合理的数据存储期限,超出期限后应及时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专家还建议对游客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确保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例如隐藏身份证号码或手机号的部分数字等。定期安全审计,检查和评估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制定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信息泄露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强化监管和行业自律,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

【网友说】

@明月清风0729:取消得好,早该取消。

@文成公主:以前那么多年都不用预约也运行得很好,预约真的很不方便。

@day_day_up_666:看到“全面”一机灵,点进来“除故宫、国博等”……

@小布~丁:“除故宫、国博等”我想知道这个“等”还有谁?

@巴顿菌:预约制可能会抑制游客出行,没有门票不出门,排队制可以激发游客出行意愿,刺激消费。

@毅歌:不能取消预约,否则去了就是看人头,体验感迅速下降。

@晓静:取消预约是方便了,但也担心因为不限流会出问题。

@飞向神秘岛:预约都人山人海,不预约难以想象!

@濯濯清流:预约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确实不太友好。

@啊咿呀:会不会有代排队贩子?

@小雨barbara:预约制下约不到可以改其他行程,不预约的话,去了景区人满不能进,不是更耽误时间吗?而且给了黄牛更大空间了。

@AKW2020:除了还要预约的之外,全面取消预约。除了还要买票入场的之外,全面免费参观……

@海士大夫:建议全国推广。

本报综合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