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河南宣)近年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始终将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作,多措并举打造社区工作者队伍成长全链条,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据了解,将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社会治理工作总体规划,实施社区“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紧贴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立足不同领域学习重点和需求,采取专题培训、外出学习、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人员学习社区服务和管理相关知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坚持组织考评与民主测评并重,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对社区工作者的履职能力、专业素质、工作实绩、作风表现等进行评价,适时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提醒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规范薪酬待遇,建立社区工作人员3类岗位序列17级报酬体系,大力提高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和岗位吸引力。结合实际开展走访慰问等关爱活动,及时了解社区工作者生活实际困难,让社区工作者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持续巩固“一核三治”基层治理党建品牌,健全乡镇党委、社区党支部、社区网格“三级贯通”的组织体系,使党组织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坚持专业能力和社区需求相结合,综合考虑工作需求、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合理“排兵布阵”。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社区工作者分派到28个网格中担任网格员,同时,选派县直机关单位28名党组织书记兼任社区网格第一书记,协同治理社区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