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4年6月28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首家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开园运营

本报讯(记者 王琼)如何致力于打造节地生态安葬的“西宁样本”?如何更好地保障“逝有所安”?6月25日,我省首家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在西宁市正式开园运营。

该公益性公墓正式开园标志着我市殡葬改革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这是我市推进殡葬领域改革、推动移风易俗、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新风尚的重要举措,也是西宁民政领域的一件大事、要事。

“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的建成运营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重点整治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公墓的建成突显惠民利民的公益性属性,填补了我市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的空白,有效补充了经营性公墓供给不足的现实需要,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体的生活需求。”市民政局副局长在采访中表示。

据了解,我市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是由西宁市民政局建设,西宁市殡仪馆管理的公园化、生态化、人文化,节地生态型的精品项目,也是为民办实事的爱心工程,该工程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竣工验收,2024年5月西宁市发改委对墓位进行了定价,目前已具备运营的全部条件,该项目总投资1.69亿元,园区占地面积80余亩,整体布局为一轴、一水,两溪、三阁,四桥,五廊,十园,设有草坪葬、树葬、壁葬、传统墓葬等多种形式单、双穴位两种规格墓位供选择,共有墓位18008个,穴位33000个,每个墓穴占地均在0.55平方米以内,体现了良好的节地性和生态性。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新建地下车库、家庭灵堂以及改建骨灰堂等,实施环境整治及总图工程,并配置相关设备及智能化设施。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墓碑,更有对生命的尊重和亲情的缅怀,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公益、共享、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需要的人都能得到关爱与帮助,对提升西宁市乃至整个全省的殡葬事业服务水平,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宁市殡仪馆馆长介绍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