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凝聚力量,奋斗铸就伟业。
翻开过去一年的成绩单,2023年城西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力在现代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为奋力谱写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城西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 滋养初心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紧扣主旋律,城西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凝聚党心民心,筑牢共同思想基础。
城西区以“第一议题”和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龙头”,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动各级党组织以深化理论学习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研讨交流+专题辅导+轮训培训+上门送学”的学习机制,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研讨5000余次。其中,城西区延研会先后被省、市延研会授予优秀单位,文成路社区《四学一讲:让社区思政工作更活更实》一文入选中国政研会优秀案例,1人荣获省级基层理论宣讲优秀个人。
持续强化舆论引导,坚持内宣外宣同步、网上网下并重,聚焦重点项目、助企暖企、招商引资、文旅融合、生态环保、民生福祉等工作,大力宣传推介城西区,730条鲜活一线新闻在中央和省级媒体播发,去年的宣传工作中,央级媒体重点刊发城西区的“甘霖工程”书香西区及平安建设方面内容,形成了全媒体宣传矩阵,让魅力西区名片更加靓丽。
弘扬新风 以文明塑形铸魂
物质文明锻造一座城市的“形”,精神文明积淀一座城市的“神”,形神兼备,方显城市魅力。在贾小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里,各类物品一应俱全,解决了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小切口、小故事,从细微之处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暖心温度,让群众对幸福更有感。
去年以来,城西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信仰之魂、崇德之风、文明之美教育引导群众,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带动了公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强化文明创建,持续厚植城区文明底色,深入实施“两个文明”提升工程,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改造升级工作,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700余场次;召开第五届城西区道德模范推选活动,7人荣登“青海好人”“西宁好人”榜;积极开展“新时代西区好少年”评选工作,3人荣获2023年度省市“新时代好少年”……一批批文明户、好人榜、模范典型产生,榜样的力量不断释放。
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开展清明、端午等“我们的节日”“文艺轻骑兵”巡演进基层、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等活动,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促进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蓬勃发展。
持续强化示范创建,坚持把“石榴籽家园”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率先制定“石榴籽家园”创建标准,创新打造“石榴籽”微心愿、“石榴籽”宣讲团、“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等多元化的“籽”品牌,成功创建各具特色的小区“石榴籽家园”8家,持续推动“石榴籽家园”向更大范围覆盖、向更广领域延伸。
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固强补弱稳提升、健全机制促常态、压实责任抓落实,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更有规律、更有招法、更有效果,实现创建质效大幅攀升。持续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文明风尚行动,潜移默化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胜利路街道北商业巷社区、通海路街道桃李路社区获评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兴海路小学、行知小学、光华小学获评市级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切实推动了示范创建工作从“数量领先”向“示范引领”的转变,全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传承创新 以文化赋能发展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城西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持续丰富文化内涵、优化文化供给,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持续强化文化兴区,争当“书香青海”引领者,全面打造“书香西区”全民阅读品牌,探索推行馆社共建、馆校联动机制,实施全民阅读“八进”活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更加浓郁。
坚持把办好大型文体活动作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大型文体活动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紧盯“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保障,组建综合协调、安全保卫、环境整治、医疗救护、氛围营造等工作组,建立常态化会商研判工作机制,圆满完成青超联赛服务保障任务。
强化供给保障,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业态,成功举办2024“在西宁”城市说唱之夜、城市摇滚之夜,宣传辐射覆盖人群约1500万人次,以“粉丝经济”有力带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链条,进一步扩大了“在西宁”音乐品牌影响力。创新推出“景区+剧本杀”新玩法,开发《浮生画卷》《喇家遗址》2个剧本,依托重要商圈街区推出“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春季文旅系列活动、趣味爬升团体赛、城市篮球挑战赛等活动,全面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一圈一策”夜经济审批管理,指导唐道·637、力盟商业步行街、北城七区、五矿和园、喜欢里天街等街区设置特色夜市,引导大型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区、文体场馆等开展各类夜间活动,开发文艺演出、驻场秀等夜间文化娱乐消费新产品,为市民游客夜间消费提供更多产品选择。
回望过去,信心更足;展望未来,步履愈坚。
新时代新征程,城西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将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踔厉奋发、阔步前行,奋力开创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