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关注力度,提升产业“四地”建设重点企业支持力度,聚焦“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优化体制机制、加大产品创新、升级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
优化支付便利渠道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百年银行,中国银行在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立足青海,该行持续发力不断在跨境金融与来华人员服务中注入动能。“我们每年都会坚持举办跨境留学活动,为广大学子搭建服务平台。同时我们也在全省全力打造了4家跨境金融特色网点,进一步为出入境客户提供便捷、专业的一站式跨境服务解决方案。”该行员工说道。
4月29日上午,青海省首个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顺利落地启用。在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支付服务堵点,全面提升支付服务水平,并开展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支付服务端口前移至外籍人员“来青第一站”。
据悉,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设置了省内首台外币自助兑换机,支持中、英、法等多种服务语言,可提供美元、港币、泰铢等多种外币现金兑换人民币现金服务。同时为更好满足外籍人员外卡取现需求,升级后中国银行ATM机已支持“六大”国际卡组织发行的境外银行卡取现。
在今年5月15日的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暨出租车行业“零钱包”集中兑换活动中,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在活动前期积极对接针对出租车行业需求,面向司机群体推出了100元及200元的标准化“零钱包”,其中装有10元、5元、1元共三种面额的零钞,解决了出租车司机找零难的问题。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可受理外卡商户数近1800户,为全省包括交通、酒店、景区等重点区域100余户商户开通了受理外卡的金融通道,实现了80余万元的交易额。
锚定绿色发展 以金融之力守卫绿水青山
作为继风电光伏发电后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之一,液态空气储能成为现代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方向和未来智能电网的主流技术方向之一。2023年7月,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为帮助项目顺利落地,当得知客户强烈的融资需求时,青海中行急事急办上下联动对接,多次上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信贷方案,实现在全省金融机构首家完成项目审批,最先完成信贷投放。“多亏了中国银行的5亿余元的项目贷款,帮助我们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项目负责人说。
近年来,青海中行持续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立足点,时刻围绕“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一省情定位,持续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全省清洁能源产业建设,截至5月末,年内已累计提供绿色贷款近50亿元。
汇聚普惠金融 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每年春天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今年多亏了中国银行及时的贷款支持,让我们抓住了春天的机遇!”青海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感慨道。
有机肥料,作为现代春耕中不可或缺的作物营养供给,其生产根据种植产业的季节性变化而调整。从每年3月开始,肥料制作便紧锣密鼓地进行,4月—5月便进入分销配送的高峰期。
为了助力该公司顺利推进有机肥料的加工生产,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深入生产车间,实地考察有机肥的制作流程,并根据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了500万元的贷款支持,其中,200万元为“惠农通宝”信用贷款,专项用于采购畜禽粪便、菌群等原料。据该公司介绍,该项目是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共同研发的“植泰”系列有机肥,是各类经济作物、粮油作物及花卉苗木的理想绿色肥料。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持续加大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服务力度,通过不断提升与完善经营网点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有效实现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为实体经济供给“金融活水”。截至5月末,该行已累计为2000余户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贷款18亿余元。在涉农方面,该行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支持新质生产力,林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在乡村振兴领域信贷供给充足,涉农贷款较年初新增10亿余元,为农业发展不断注入中行动能。
践行金融初心 全力为金融消费者排忧解难
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营造和谐安全金融消费环境,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内容。
3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召开2024年青海省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推进会,并向首批设立金融纠纷调解室的金融机构授牌。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巩固提升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成果,本着“能调则调、应调尽调”原则,扎实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宣传和引导,积极探索好经验、好做法,帮助人民群众合理维权。同时积极做好提升群众防范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宣传引导工作,让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中行得到践行发展。据统计,2023年中行青海省分行总调解案件涉及金额700余万元,其中成功调解案件金额近400万元。金融调解室的成立,将对中行更深层次服务人民群众,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国家“中行红”,高原“青海青”。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将持续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守金融为民初心,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能级,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注入全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