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蕊)加强主动救助,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指数”;聚力高效救助,打出推进落实“组合拳”……今年以来,城北区以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增强兜底保障功能、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持续加大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力度,切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扩围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586.5万元。
城北区民政局通过深化“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创新开展“党建+1215”社会救助大格局,探索“物质保障+生活服务+精神需求+能力提升”全方位救助体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织密“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社区网格员+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的综合型救助“四级联动”服务网,持续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提升工作知晓度,广泛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打造“青情汇救·弱有众扶”的浓厚氛围,将社会救助工作由“政府独角戏”向“社会大合唱”发展,让困难群众暖身更暖心。同时,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为基础,运用“线上核对+线下入户调查”相结合模式,精准核查申请人家庭经济和生活状况,有效识别困难群体。落实标准化运行、规范化办理流程,切实满足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上半年,全区累计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2360份,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76户保障家庭进行动态调整,新纳入特困供养人员23户25人、低保206户447人,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