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4年7月11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海向绿算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本报讯(记者 刘瑜 姚蕊)7月10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和第五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重要活动之一—— “绿色算力人才发展”论坛在西宁举行。论坛群贤毕至、大咖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凝聚绿算发展共识,探讨人才发展之道。论坛由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王彤主持,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总领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徐小兵致辞,研讨环节由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院院长薛巍主持。

向绿算英才发出“青海邀约”

论坛以“高原·绿电·绿算——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青海“两弹一星”红色资源对青年人才政治引领作用,以精神引领带动智力合作,为开辟我省绿色算力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支撑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推动绿色算力成为青海重要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总领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徐小兵在致辞中表示,我省将坚持从“人才端”发力,积极构架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关键路径,努力使更多行业尖端人才在青海汇聚,切实让人才成为“赋能发展”的关键之力。

发展绿算产业,青海潜力无限、机遇叠加、惜才敬才。徐小兵在致辞中诚挚发出“青海邀约”:邀请所有心怀壮志、渴望在绿算领域一展身手的英才们带着热爱与追求,踏上这片高原热土。他表示,我省将着力在“高匹配度的人才供给、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高吸引力的人才生态、高获得感的组织保障”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一批补齐发展短板,激发潜在优势的人才举措,全力以赴创造礼遇人才、珍惜人才、尊重人才、呵护人才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即将隆重发布集聚绿色算力人才的《十条措施》,打造引、育、留、用“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人才汇聚凝聚绿算发展共识

与会群贤不吝所学、建言献策,为青海绿算产业发展和绿算人才汇聚把脉问诊、传经送宝。

计算机体系结构专家、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在题为《人工智能需要加强对算力/存储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要开展多个方向研究和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人工智能+X、支持人工智能的算存基座、学会软硬件协同设计。

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领域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在题为《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电力系统是我国社会节能降碳的重大支撑性平台,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对能源转型意义重大。微电网将作为大电网重要支撑性环节,成为解决分布式能源并网问题的有力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重要构成单元。

以本次论坛为起点,与会群贤找到更多智慧“契合点”、合作“共赢点”,推动更多绿算团队在青海落地生根,更多技术项目在青海转化应用。

“智囊团”为青海提“金点子”

一个大会带火了一座城,打响了青海绿色算力的“金”字招牌。专家访谈环节中,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就我省如何更好地吸引绿色算力人才、培养绿色算力人才建言献策。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希望青海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发展绿色算力,特别是结合好青海的绿色算力应用场景,包括生态系统、能源、环境等,最主要的还有多民族语言,这些都是做好算力应用非常典型的场景。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学科首席教授杨天若:青海的绿色算力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主要亮点,建议主要从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深产学研融合四个方面加强人才发展。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大模型专家、资深算力专家郭瑞峰:青海绿色算力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包括水电和风能,为绿色算力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需设法将电力能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希望加大政策支持。

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专家、青海省绿色算力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网络安全领域专家陆宝华:“东输绿算”,我们要向祖国的东部输送绿色算力,支撑东部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们要用绿色算力推动“新质”时代。

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清蓝:建议青海更多的人才与深圳、与大湾区的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互动交流,我们专家人才联合会愿意提供这样的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