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4年7月15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日青海湖畔5万余只水鸟聚集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夏日的青海湖,波光粼粼,碧波万顷,仿佛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湖畔的草原绿意盎然,与湛蓝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景……近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圆满完成了为期五天的夏候鸟及普氏原羚繁育期专项调查,进一步巩固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生态安全与健康。

据了解,此次调查中,工作人员对鸟岛、海心山等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进行了详尽的监测。调查结果显示,青海湖区域共监测到水鸟38种,数量高达57900余只。其中,斑头雁、棕头鸥、渔鸥、普通鸬鹚、凤头䴙䴘这五大繁殖夏候鸟的种群数量尤为显著,达到39000余只,占监测总数的67.4%,凸显了青海湖地区水鸟繁育的盛况。

此外,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䴙䴘、大天鹅、角䴙䴘、灰鹤等珍稀鸟类也在此次监测中现身,其中黑颈鹤数量达到75只,黑颈䴙䴘更是多达452只,充分展现了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与独特。

在普氏原羚的监测方面,工作人员对13个栖息区域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普氏原羚种群数量较去年同期稳定增长,预示着青海湖地区这一珍稀物种正迎来繁育的高峰期。

通过本次专项调查,准确掌握了青海湖区域夏候鸟、普氏原羚在繁育期的种群数量、‌动态及分布情况,可及时发现种群存在的问题和威胁,为今后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确保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安全与健康。

未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继续秉承“四固定、三统一”的监测规范,通过长期不懈地监测与科学保护,不断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效果,促进种群数量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这也将为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和基础支撑,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