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果洛宣)日前,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民族寄宿制中心小学的40多名学生,走进教学楼旁的排练室,用一首《祖国有我》,让这座高原小学迸发出别样的活力与热情。
果洛境内海拔4200米以上,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的自治州。近年来,果洛教育努力攀过一座座大山,大力推进党的教育事业,并始终坚持将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制定出“1+1+10”教育硬措施,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稳步提升,在全省教育发展态势中践行“果洛担当”,交出一份高海拔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切实改变果洛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落后的现状,果洛依托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用足用活异地办班教育政策,为果洛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果洛州分别在上海、重庆、江西南昌,青海西宁、黄南州、海南州等地开办果洛班,目前在校生2643人,占全州初中、高中、中职在校生总数的16.2%。在河湟谷地海东市,果洛海东中学也已开工建设,学校建成后,将吸纳3000多名果洛籍学生在此就读。果洛州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果洛州属3所高中共有168人上线本科,高考上线率达到30.77%,较上年提高3.15个百分点,其中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本科上线率达到71.43%,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社会各界对果洛州办学质量特别是异地办学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以前,信息闭塞,家长根本不重视教育。比如说3月1日开学,直到3月5日还有不少学生没到校!”果洛州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索南本笑着说,现在不一样,开学日当天家长准时把学生送到学校,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让果洛教育事业行稳致远。
在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果洛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果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围绕落实《意见》而制定出台1个专件和10个配套文件,内容涵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的提升等多个方面。
2023年5月,努吾仁青召集40多名学生,组成合唱团,参加县上的比赛。“我们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绩,从那之后合唱团一直保留了下来。”努吾仁青利用课余时间,给合唱团的孩子讲解专业知识,希望通过音乐,让孩子走出大山。
让孩子走出去,走出大山,既是当前果洛教育事业的必经之路,也是迈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磨刀石。正如在果洛基层从事教育工作的龚党忠所言:“在高海拔地区,需要教育从业者用千百倍的耕耘,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我们相信,未来再高的山,也无法阻挡孩子走出去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