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4年7月18日
玉树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树州:奋力绘就绿色新画卷

近年来,玉树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扛牢“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上,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无废城市建设等工作。同时,持续推进各级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展现玉树新作为,奋力绘就绿色新画卷。

玉树州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桑珠表示,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近年来,玉树州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定不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经过不懈努力,玉树跻身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无废城市建设区,玉树市成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攀上了新高度,“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隆宝湖国际重要湿地这些国际性的名片让全球目光汇聚青海、聚焦玉树。

玉树州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州委州政府到基层一线,凝聚起广泛共识,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玉树州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各项建设指标,结合工作实际,补短板、强弱项,宏观调整工作侧重点,确保各项建设指标稳步提升,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成果。积极争取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政策与项目支持,以示范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青海贡献玉树力量。

在“十四五”时期,玉树州系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通过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建设合力。结合区域和行业特点,统筹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与固体废物“三化”原则平衡落实,有效解决固体废物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废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体系建设,确保重点领域安全稳定。

从《玉树藏族自治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2022—2030年)》的制定,到“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的实施,再到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的深入推进,玉树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精准施策。通过宏观调整工作侧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玉树还率先在全省颁布《玉树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办法》,对推动生物多样性高质量保护的地方性办法给予指导和规范。制定颁布了《玉树藏族自治州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目前正在制定出台《玉树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原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扎实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发布通告明确将永久性禁止三江源头水域的外来鱼种放生活动。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形成了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制定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计划以及监测、救护等体系。

在不懈努力下,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玉树州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100%,是全省唯一PM2.5达标城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完成省级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年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等级突发环境事件。同时境内长江、澜沧江等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标准,高原精灵藏羚羊从过去的濒危物种已恢复增长到 7万余只;高原旗舰物种雪豹从过去的几十只增长到今天的1000只左右;高原之舟野牦牛恢复到5000多头;国际重要湿地隆宝湖的黑颈鹤从初期的22只增长到 220余只。

如今,全州境内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稳定,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玉树州赢得了广泛赞誉,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讯员 玉树州委宣传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