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4年8月12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除道路隐患,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本报讯(记者 啸宇)一路一桥总关情,管好设施暖民心!今年以来,市城乡建设部门围绕打造“满意市政”目标,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及时解决市政道路、照明等群众反映的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180余件,确保市管市政设施安全平稳运行,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力助推了宜居西宁建设。

据了解,今年在杨家三巷至德令哈路段等道路改造建设中,建设部门首次采用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道路基层翻新技术——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路面整治,该技术不破坏路基,对原有路面材料100%全部再生利用,极大减少了新材料采运和建筑垃圾清运,切实减少了交通影响,为市民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积极研究引进水反应型高耐久沥青等新型节能环保路面修补材料,加快提升市政设施管理养护水平。

据悉,市城乡建设部门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市管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今年对凤凰山路、昆仑路、黄河路、同仁路、五四大街等52条217公里市管道路及隧道,开展全覆盖雷达探测,第一时间发现排除隐患93处,确保了市管道路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结合日常巡查结果,科学制定“一患一策”处置措施,实施了海湖大道、同安路、祁连路、小桥大街等道路专项提升整治、海湖大道与门源路交叉路口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项目,维修车行道93000余平方米、路灯3000余盏,铺筑人行道方砖3000余平方米,修复桥梁护栏700余米,维修标识牌、限高设施27处等,有效发挥了市政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保障和服务功能。另外,守好群众“脚下安全”,针对市区主要道路检查井存在的井盖凹凸不平、异响等问题,更换新型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800余套,提高了道路平整度,保障了行车舒适性,以“小工程”赢得“大民心”。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