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4年8月15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几面锦旗,代表着全村村民的心意

8月9日,一幕温馨而感人的场景在湟中区田家寨镇下营一村上演了。几位家长带着孩子,满怀感激地给三位驻村干部和村委会送来了意义非凡的锦旗。家长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家长们的感谢话语不绝于耳:“感谢驻村工作队,孩子顺利考上了高中,你们付出了太多……”这几面锦旗,不仅承载着村里今年顺利升入高中的几个孩子和家长的深深谢意,更代表着全村村民的共同心意。

村里来了会教书能教书的第一书记

下营一村的大多数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家中留下孩子与爷爷奶奶相伴。近年来,村里的高中升学率较低,初中毕业的孩子,有条件的去学习技能,没条件的只能早早踏上打工之路。

去年6月,青海省电信公司派和君到下营一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和其他两名队员刚上任,就有两名学生家长到村委会写证明,打算让孩子去外省上高价的职业学校,昂贵的学费让农村务工家庭压力巨大。驻村工作队经过几天走访,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后,便和村“两委”商议为初中阶段的孩子免费补课,期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然而,这一举措却遭到了各方质疑。村党支部书记黄顺忠回忆道:“我当时心想,孩子来了,能不能教好是个问题。但我们的第一书记和君很自信地说‘能教,我们100%能教’。 ”

驻村工作队化身留守儿童的老师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个过程充满艰辛。村“两委”带着驻村工作队成员不辞辛劳地走村串户,给家长做工作,给孩子树信心。

李文雪是参加补课较早的学生,她爸爸文化水平低,姐姐在田家寨中学读高中并住校。这个培训班对李文雪和她爸爸而言犹如一场及时雨。李文雪说:“在这个培训班里,我学到了平时课堂里接触不到的东西,思想上有了巨大转变,有了更高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现在我每天早上6点就出去背书,晚上八九点来这里学习,提前预习下学期内容,还做练习题,不会的题伯伯们及时讲解。伯伯们还会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家长也很支持我进一步学习。”

学生多了,花费也随之增加。和君和两名驻村队员不仅免费授课,还自掏腰包购买课件、复习资料等。“课件、学习资料、打印机、硒鼓、墨粉、纸张等都需要钱,我们已经花费了2万多元。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们都觉得值!”和君和两名驻村队员异口同声地说。

他们让村里七个孩子圆了梦

努力是学业成功的阶梯,而家长的陪伴和鼓励则是孩子们走完阶梯的有力扶手。对于父母常年在外、爷爷奶奶又忙于农活的孩子来说,陪伴是一种奢望。然而,下营一村的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却给了孩子们无微不至且有效的陪伴。

湟中区田家寨镇下营一村驻村队员祁光曦说:“应该的,不值一提!我们主要起到家长监管的作用,尽己所能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在学习道路上勇往直前。”

在送锦旗的人群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那是今年以超过录取分数线1.8分的成绩考入田家寨中学的一名学生。他数学成绩差,家长和孩子都曾放弃考入高中的希望,也不来参加补课。但祁光曦始终不放弃,分析他的成绩,鼓励他继续努力,并专门为他补习数学。最终,他成功迈进了高中大门。

和君感慨地说:“我们守在这里孩子们就能多学点,五一我们也没放假,因为六月份就要中考了,我们在为孩子们争分夺秒。经过一年的努力付出,我们的七个孩子全部顺利地考入高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课堂”上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堂”也在不断扩展。近日,西宁市妇联给下营一村颁发了西宁市农村“家长学校”示范点奖牌,这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动力更足了。他们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当起了孩子们的“炊事员”,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大家长”。村支部书记黄顺忠满怀感激地说:“他们三个人对‘家长学校’的贡献特别大,他们用教育改变了下营一村的未来!”

(记者 王琼 通讯员 范晓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