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4年8月19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通:让群众暖心安心有信心

初秋时节,处处都是收获的忙碌和喜悦。

走进大通县青山乡利顺村“8·18”地质灾害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一排排崭新的院落坐落有序,一条条水泥路干净整洁,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美景展现眼前。

如今,笔直的村道、错落有序的房屋,不仅托起了受灾群众的“安居梦”,更是为大家带来了更舒适、更优美、更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近年来,大通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严格落实包抓责任,把搬迁好处讲清楚,把搬迁政策说明白,帮助群众算好“安全账”“经济账”和“长远账”,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在充分考虑发展实际和搬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全面做到应搬尽搬、应搬早搬,让群众搬出幸福和安稳。避险搬迁暖民心,同心共筑安居梦。如今的北川大地,一幅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村子里的新生活

“快进来,快进来。”刚到利顺村村民祁祥德家门口,就看到他快步迎了出来,院落崭新干净、生活越来越好,让63岁的他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现在我们的日子和城里人没什么区别,住的是尕楼房,用的是天然气,到处都有网,再有啥不满足的。”说起新家,祁祥德有夸不完的话。

在祁祥德家中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卧室,冲水马桶、Wi-Fi和暖气炉一应俱全。“一开始我们就没想到能住这样的房子,党的政策好,把我们什么都管上了。”祁祥德说道。

据了解,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搬进新房,大通县各级政府部门科学部署、强化调度,全力以赴,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安置各项工作。为每户补贴16.5万元,解决搬迁群众一部分自建费用。同时,围绕“怎么建”和“怎么搬”两个关键,大通县制定出台计划,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自规自建三种房屋建设方式,房屋设计由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充分征求乡、镇、村及群众意见,按方案进行施工,解决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的问题。

说起现在的好日子,祁祥德的老伴儿贺莲梅也有说不完的话,她说:“自从搬到这里,做饭用的天然气,干净方便,再也不用烟熏火燎了,上厕所也有马桶,卫生又舒服,好得很。”以前贺莲梅收拾家务都得花费大半天时间,现在家务活占用不了多少时间,她能腾出时间养养花,看看电视了。

利顺村党支部书记张起凤介绍,利顺村的搬迁安置户有46户,目前已经全部搬迁并入住。

从不情不愿到喜笑颜开。这期间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努力。“当时每天一睁眼就想着怎么去和村民们说,想着今天说动几户。”张起凤当初为了动员村民们搬迁可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一户一户讲政策,一家一家了解情况,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顺利完成了搬迁工作。

“看着现在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觉得当时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好的生活给了村民们更多希望,也让张起凤对往后的工作有了信心。

东奔西走谋幸福

自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以来,青山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党建为引领,结合乡情实际制定了“3+1+X”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动沙岱村、青山村、贺家庄村、龙卧村、利顺村等5个受灾村的搬迁安置工作。据了解,目前统规自建涉及青山乡的贺家庄村、利顺村和龙卧村,主体完工289户、入住288户。统规统建项目搬迁安置399户受灾群众中,目前已入住281户,正在装修17户,还未交清自筹款的101户。

“以前家里养牛,衣服不见个干净,最重要的还得担惊受怕。”说起搬迁之前的日子,宁欣苑小区搬迁安置点的马虎莲陷入回忆。听说政府要给受灾群众修建安置点,张明全和马虎莲两口子天天盼着能搬进新房,2023年11月拿到钥匙之后,两口子就张罗着装修新房,今年4月终于搬进了120平方米的新房。“党和政府提供好政策,我住上了有电梯的房子,还能在家门口干活赚钱,日子过得越来越像城里人了!”

2024年4月,张明全一家从大通县青山乡青山村搬迁到城关镇柳树庄村宁欣苑小区。如今,他出门打工,妻子在村上干起了公益岗位,两个孩子都已在城关镇上学。

大通县“8·18”山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统规统建项目位于城关镇柳树庄村的宁欣苑小区,是青山乡沙岱村、青山村受灾群众的集中搬迁安置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取统规统建方式建设,项目总投资2.47亿元,新建住宅楼16栋,共计468套。

青山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薛成英介绍,目前青山乡5个村搬迁安置群众748户,其中受灾搬迁安置群众688户、60户有户无房随迁户。目前已搬迁入住569户,占比82.7%。

全局谋划保民生

午后的宁欣苑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着象棋,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追逐……

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据介绍,大通县“8·18”山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涉及6大领域29项,截至目前,已完工26项,待完工验收3项(计划8月底全面完工)。青林乡8个村搬迁安置73户、BC级维修加固13户,目前73户搬迁户已全部入住,13户BC级房屋维修加固工程全部完工,旧房拆除73户,拆旧率100%,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建通;青山乡5个村搬迁安置群众748户(其中,受灾搬迁安置群众688户、60户有户无房随迁户),目前已搬迁入住569户,占比82.7%,正在装修18户,占比2.6%,未交款101户,占比14.7%,旧房拆除417户,拆旧率60.6%。

为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大通县周密部署,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日常监督和督促,通过持续压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大通县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纳入全县重点项目专班服务范围,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推动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市、县审计部门切实发挥监督职责,对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期间有关物资分配、应急抢险资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此外,完成《青海大通“8.18”山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方案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达到预期要求,人民生活品质获得新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稳步提高,农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增强。

( 记者 师晓琼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