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悠然)8月16日,记者从西宁海关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7个月,我省进出口总值2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增速居全国第23位,“一带一路”引领青海外贸新飞跃,首次实现由负转正,扭转了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负增长的局面。其中,出口19.4亿元,增长28.2%;进口8.6亿元,下降31.8%,贸易顺差10.8亿元。
据了解,前7个月,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67家,同比增加18.4%,净增26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20.9亿元,增长49.9%,占74.6%,较去年同期提升24.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前7个月,我省对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8.4亿元,增长53.4%;对智利进出口1.8亿元,增长11倍;对我国香港地区进出口1.5亿元,增长1.7倍;对俄罗斯进出口1.3亿元,增长6.6倍。同期,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4亿元,增长7.1%,占我省进出口值的73.1%。前7个月,我省出口农产品3亿元,增长2.5倍,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从去年以来,我省特色的高原冷凉蔬菜直接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以来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前7个月出口近800吨,超出去年全年出口量100多吨,主要品种为莴苣、包心生菜、黄瓜及洋葱等。同时,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和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我省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等产业体系发展迅速。前7个月,我省出口其他含硅量≥99.99%的硅4亿元,增长107.5倍;出口单晶硅棒2.1亿元,去年同期无出口。前7个月,西宁市进出口23.1亿元,增长6.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8%;海东市进出口2.2亿元,增长55.5%;海南州进出口1.4亿元,增长5.7倍。同期,海西州、果洛州、玉树州、海北州和黄南州分别进出口1亿元、1295.8万元、843.4万元、85.6万元和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