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4年8月23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鹏:当好仪器的“健康管理师”

他们,是这个城市默默无闻的付出者。

他们,日复一日,辛勤耕耘、勇于奉献,坚守工作岗位。

他们,择一事,履职责任担当;终一生,奉献青春无悔。

他们,服务于各行各业,战斗在工作一线,用勤劳、智慧、勇气为西宁发展添砖加瓦;用细心、耐心、热心描绘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的美丽画卷。

为进一步讲好新时代广大劳动者故事、劳动故事,充分展示全市广大劳动者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奋斗姿态,晚报记者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到百姓身边进行基层调研采访,深入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百态,让勤奋故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西宁蔚然成风。从本期起,本报将在“中国梦·劳动美——模范风采”“中国梦·劳动美——致敬平凡”等栏目中陆续刊出我的故事、你的故事和他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倾听每一位劳动者的故事。

“这个数据一定要精确,每天都要记录……”8月20日,记者来到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时,仪表工程师张鹏正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记录着生产线仪表数据。他潜心钻研,先后自主完成多项技术革新,编制完成公司仪表设备安全操作等规程和自控仪表、特种设备等多项管理制度,多次发表学术论文,还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2022年,张鹏被评为“西宁工匠”荣誉称号。

当好仪器的眼睛和大脑

走进中复神鹰的生产车间,张鹏忙碌而坚定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我主要负责自动化控制仪表和设备的日常管理,每天到车间进行设备安全状态的巡视检查。我们进来的第一步,先听机器运转的声音,如果有摩擦和刺耳的声音,说明电机可能有问题。干我们这一行,首先要熟知所接触的机器工艺流程和设备原理,这也促使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只有这样,当发现故障时,才能准确判断出具体问题所在,从而‘对症下药’。”走进车间,张鹏宛如这些仪器的“健康管理师”,机器运转声音、仪表显示数据等都是他日常关注的重点。他表示,自己的工作在生产中起着眼睛和大脑的作用,仪器一旦出现问题,对产品质量、产量乃至安全都会产生极大影响,而他们每天要做的,就是始终让这些自动化仪器的眼睛和大脑保持清醒。

在一个领域精雕细琢

在张鹏的理念中,没有“差不多”,只有“精益求精”。2020年9月,他担任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仪表工程师期间,“白加黑”地完成了碳丝分厂、聚合分厂、纺丝分厂及动力分厂一期设备的安装调试。调试阶段困难重重,由于很多人员都是新人,未曾接触过仪表专业,给设备调试带来巨大阻碍。若不能按期完成设备调试,后期的生产阶段将会严重滞后。秉持着设备绝不能拖后腿的态度,他迅速组建攻关小组,制定“一带三、三带班”计划。首先对所有仪表设备按种类进行分类,然后制订详细的调试计划。调试期间,他利用下班时间在家简化公司所安装各种种类的仪表说明书、翻译仪器中的英语单词并编写调试内容的详细步骤,第一时间发至工作群让大家尽快掌握要点。第二天,他带着三个小组负责人进行现场实操培训,待三个小组负责人掌握当前的调试内容后,再由其对各自的组员进行现场培训,形成以培训带调试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家从被带着作业转变为能够独立作业,加快了调试时间,顺利完成了调试工作,为生产车间“一次性试生产”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生产阶段后,为实现设备的有效管理,他建立了公司设备、电气、仪表台账,编制完成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仪表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自控仪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等,现已在各部门、分厂投入使用。

创新引领彰显智慧与担当

2022年5月,张鹏担任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设备部技术主管期间,兢兢业业,每天深入各分厂生产线。考虑到重要设备和重点设备的重要性,他在制定详细巡检路线的基础上加大了巡检频次。工作中他发现生产过程中蒸汽浪费较大,为实现多余蒸汽的循环利用,他和团队成员深入现场进行推理、计算、制图、论证,对碳丝分厂一、二、三车间蒸汽管道进行改造,有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为公司节约了成本。为解决碳丝上油不均匀的问题,他查找相关资料并和同事自制了上油机,经现场运行试验效果良好。他每天跟进二期的建设进度,实时掌握安装进度;加大对各分厂设备检查的力度,同时加大隐患排查的力度,做到每天查隐患,当天向各分厂反映隐患,督促分厂进行整改并进行复查,建立了公司的设备三级台账、仪表电子档案、特种设备档案等。在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基础上,他积极参加公司安全检查、学习安全知识、查找安全隐患,所在部门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通过将近14年的化工工作积累,张鹏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化工行业的广阔天地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不仅是技术的攀登者,更是创新的实践者。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劳动者精神,成为了新时代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对技术的追求与敬畏,更看到了那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工匠之魂。

(记者 张艳艳 摄影报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