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一对父子刘建波与刘傲寒同时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消息,如同一股暖流迅速传遍全国,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励志佳话。8月22日,西宁晚报记者连线了正携子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到的刘建波,他在电话中分享了这份喜悦背后的复杂心情。
47岁的刘建波,在人生的不惑之年与儿子一同踏入大学校门,本该是无比欢畅的时刻,但他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8月22日,他刚在广西师范大学的校园内完成了自己的“打卡”仪式,那里的一切都让他心生向往,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然而,现实却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一旦选择脱产读书,就意味着将失去这份奋斗多年的事业。
“没有读全日制本科,是我一直以来的遗憾。”刘建波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大学校园生活的渴望与对过往选择的无奈。他回忆道,在那个年代,许多家庭都选择让孩子读完中专即步入职场,而他也不例外。但内心深处对高等教育的向往,驱使着他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北京邮电大学的本科文凭,然而这并未能完全填补他心中的空缺。
现在,面对广西师范大学的橄榄枝,刘建波既兴奋又纠结。为了能够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他没有报考他最喜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而是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他渴望在大学校园里与年轻学子并肩学习,体验完整的大学生活,但同时又对他奋斗了半辈子的工作充满不舍。“这份工作承载了我太多的汗水和回忆,放弃它,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坦言道。
值得一提的是,刘建波的儿子刘傲寒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领军计划录取,预示着一段长达八年的学术旅程即将开启。
家庭的双重喜悦背后,是刘建波夫妇对子女教育的全力支持与自我实现的深切渴望。刘建波的爱人已退休,表示将全力支持丈夫追求梦想,如果刘建波决定入学,她也将陪伴左右。
面对两难选择,刘建波表示,他将在陪伴儿子完成报名手续后,深思熟虑再作决定。他透露,若此次未能如愿,未来退休了,他将毫不犹豫地报考自己钟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弥补多年来的遗憾。
记者手记:
刘建波父子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梦想的追寻,更是对时代变迁下教育与职业选择深刻反思的缩影。在这个充满机会和可能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去追寻心中的那份热爱与梦想,无论年龄几何,都不应成为阻碍。我们期待刘建波能够找到那个平衡点,让梦想与现实和谐共生,也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与希望。
(记者 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