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地区胸痛大会暨第八届三江源高原地区胸痛规范化协同救治系列学术研讨会盛大开幕,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共同探索高原环境下胸痛疾病的防治新策略,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为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福祉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此次盛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宴,更是对高原地区胸痛疾病诊疗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推动,标志着青藏高原胸痛救治事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成效斐然 救治水平跃升新高度
近六年来,青海省在胸痛中心建设上不遗余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自2017年作为全省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联盟单位,多次下基层全区域覆盖巡讲,目前已有26家医疗单位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有效促进了高原地区胸痛医疗救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胸痛中心”为首的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由青海省医学会主办,青海红十字医院与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地区胸痛大会暨第八届三江源高原地区胸痛规范化协同救治系列学术研讨会在海东市成功举办。大会旨在通过搭建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推动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提升心血管救治能力,并构建辐射全省及周边区域的协同救治胸痛网络,以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线上致辞,高度肯定了青海在胸痛中心建设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并展望了未来向全国推广的广阔前景。同时,大会见证了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与青海红十字医院医疗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将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急救无缝衔接
青海红十字医院率先破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环境卫生状况、生活习惯的显著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均呈现出攀升态势,尤其是在高原地区,高血压、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以胸痛为显著症状的疾病发病率更是显著高于平原地区。青海红十字医院,秉持着结合地域实际、提升民众生命健康质量的初衷,自2012年起便着手筹建并成功开通了省内首条急性心梗救治绿色通道。2016年9月,医院更进一步,正式成立了胸痛中心,并于次年通过国家级认证,成为我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截至目前,青海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已以医院为中心,初步构建起覆盖全省乃至周边区域的协同胸痛救治网络,与多家联合体医院搭建了网络及交流平台。这一举措使得省内胸痛患者能够享受到实时远程医疗援助与院内急救服务的无缝衔接,极大地促进了医联体内医院在心血管疾病救治领域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共同绘就了区域内医院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
急诊介入+ECMO
医疗水平迈上重要台阶
近日,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血管一病区再次上演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一名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被救治,展现出青海红十字医院在胸痛治疗领域的高效率、高水平与高质量。
该患者因突发剧烈胸痛被紧急送至青海红十字医院,经过一系列化验检查,被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青海红十字医院在中组部第24批博士团成员、青海红十字医院挂职副院长曹勇的带领下, 医院心梗救治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急诊PCI手术,以恢复心脏的供血。手术很快顺利完成,术中开通闭塞前降支顺利植入1枚支架。但是,由于患者心梗面积大,术后心源性休克仍无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差合并休克,在这又一次危急时刻,曹勇主任医师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决定采用ECMO技术进行辅助治疗。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它能在体外模拟心肺功能,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氧和血,从而维持生命体征。ECMO在急诊ICU王文欣主任及其团队的通力合作下,迅速安装完成。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这位心梗患者的成功救治也展现出青海红十字医院在胸痛治疗领域的高效率、高水平与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