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2 2024年9月3日
海北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架起通山“索” 带富一乡人

一条柏油路连通山下和山上,一条索道架起了乡村振兴之路,土特产走出深山,景区小木屋摇身一变成了农特产小集市,周边农村庭院变成了农家院,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如今,门源县照壁山景区所在的麻莲乡,旅游业发展越发兴旺。

“一部索道,瞰门源!”这些,都可说是照壁山景区和投入运营的索道给麻莲乡带来的悄然变化。

近年来,麻莲乡抢抓“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机遇,依托乡域内现有的照壁山景区,通过积极争取财政衔接资金,实施了照壁山景区客运架空索道项目,并配套相应的附属设施。索道以游客中心为起点,让游客尽览照壁奇观和县城全貌,全方位、多角度领略照壁山独特魅力,并辐射周边特色乡村,带动周边群众致富,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麻莲乡党委书记刘芝强说:“该项目于2021年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建设完工,每年每村村集体经济可增加收入40万元。这也是乡上通过‘照壁山景区+索道’运营模式打造‘点上出彩’、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开花’的缩影。”

索道带来的巨大人流,不仅使得村民们在家门口纷纷创业,也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了乡村振兴这项事业中来。麻莲乡瓜拉村的马军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充分利用家中闲置的房屋办起了农家乐,将农家土特产摆上餐桌,实现了增收致富。如今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品尝,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在家门口务工挣了钱的同时,来照壁山景区游玩的很多游客走时还要顺便带点土鸡、奶皮、黄蘑菇等土特产回去,我们以前都要拿去县上卖,现在卖给游客,大伙的收入又增加了。”务工的周边群众马春平笑呵呵地说。据景区负责人介绍,目前麻莲乡35名群众在景区短期务工,其中脱贫劳动力就有18人,人均可实现收入7000余元。

麻莲乡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折射出一个地区发展的脉络。近年来门源县坚持将村集体经济发展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立足优势产业,打造了千头牦牛、万只藏羊养殖基地,北山乡大泉村良种繁育基地等村集体产业项目。同时,依托优质旅游资源,深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着力打造了泉口镇旱台村房车营地、仙米乡大庄村水上乐园等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路径。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10.19万元,村均收益突破25万元。

(特约记者 马淑珍 通讯员 贺永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