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警报,是各级人民政府在平时应对突发事件、战时组织指挥防空袭斗争中,实施灾情、空情报知的基本手段。那么,防空警报的任务是什么?防空警报又会传递、发放什么重要的信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防空警报的任务是迅速准确地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及时传递空袭信息,以便高效顺畅地指挥防空袭斗争。 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3种。
防空警报在试鸣时,将会按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的顺序各发放一次信号,中间间隔60秒。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共用时3分钟;预先警报是预先报知敌空袭即将来临,要求人们实施疏散并做好各项防空袭的准备。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1个周期,共用时3分钟;空袭警报是敌空袭兵器已经临近城市,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警示人们迅速疏散隐蔽。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解除警报是报知空袭已经结束,告知市民可以进行消除空袭后果的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战争状态下,如果听到预先警报,别慌乱,保持冷静,停止工作或其他活动,关掉水、电、气,带上应急包,服从疏导人员指挥,迅速进行紧急疏散掩蔽,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掩蔽场所。应急包内应放置证件、简单饮食、医疗用品、衣物、求生工具、防毒面具、照明设备等物品。空袭时来不及进入防空设施应该怎么办?如果你在室外,注意避开高大建筑、广告牌、高压线、易燃易爆物品,隐蔽到空旷场地的绿地、矮墙、花坛、土包或有台阶的地方;如果你在室内,可紧急到小开间、抗毁力较强的混凝土浇筑建筑物内躲避,或躲在较为坚固、不易倒塌的家具下方,或者蹲在墙角,用头盔、被子、枕头把头部盖住,注意避开玻璃窗、高书架、衣柜、吊挂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千万不要站在阳台上。
组织试鸣人民防空警报,是检验人民防空警报设备和控制系统保持完好程度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人防警报建设任务的具体措施,对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结合试鸣防空警报,可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贯穿其中,增强全体市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各地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各地的防空警报试鸣日也都是由各地政府自行确定的。我市的警报试鸣日选择了西宁解放日,即9月5日,由市人防办报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宁政〔2001〕279号)。青海省委、省政府和青海省军区共同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意见》(青发〔2001〕14号),明确规定每年9月5日为我省警报试鸣日。从2001年起,我省每年在9月5日统一试鸣防空警报。(记者 悠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