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4年9月4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进“编制单位”?
涉案金额高达80余万元

本报讯(记者 宁亚琴)在不少求职者看来,钱多、事少、稳定且离家近的工作更有吸引力。殊不知,许多不法分子以此为诱饵,在网上发布“正式编制”“同工同酬”等虚假招聘内容,设置诈骗陷阱。近日,市公安局城东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成功破获一起合同诈骗案。

据了解,近期,求职者小鲍一心想找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无奈找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于是选择在抖音中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经过层层筛选,一条“有偿安置工作”的短视频引起了小鲍的注意,便主动联系了发布者曹某。聊天期间,曹某称自己平时喜欢交友,而且门路很广,曾多次安排人员进入“编制单位”工作,但需要交纳15万元“办事费”。起初,小鲍并不完全相信,对曹某的话存有疑虑,曹某则表示可以签订“就业协议”,若办理不成功可以全额退款。小鲍认为能签“协议”便信以为真,当即表示只要能成功进入“编制单位”工作,“办事费”不成问题。于是,在曹某的安排下,小鲍先交纳了几万元作为定金,并与曹某签订了一份“就业协议”,“协议”中明确注明了上岗时间、入职信息及相关费用等事项。待双方均签名捺印后,在曹某的暗示下小鲍将剩下的费用全部交给了曹某。

小鲍认为,有白纸黑字的“就业协议”在,曹某替他安排的“编制单位”肯定万无一失。 殊不知,安排“编制单位”只是曹某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随着上岗时间的来临,小鲍还未等来曹某的通知,便找到曹某询问事情进展,曹某却以“事情还在沟通协调中,需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为由进行搪塞。不久后,由于迟迟等不到进展,小鲍质疑曹某没有能力办事,便向曹某提出退款要求,无奈已被曹某拉黑。这时,小鲍才意识到被骗,立即到市公安局城东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进行报警。接到报警后,经济犯罪侦查大队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警力开展侦查工作,根据小鲍提供的线索进行全面核查,细致搜集案件线索。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民警发现除了小鲍,还有多人陷入了曹某的虚假“就业协议”里面,涉案金额高达80余万元。

经民警走访摸排、缜密侦查,最终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曹某行动轨迹,并于近日将其成功抓获归案。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曹某对其实施合同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曹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