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1
“晒背养生”在三伏天才有效
流言:只有三伏天才是“晒背养生”的好时机,可以提升身体阳气、排毒祛湿,做到“冬病夏治”。
真相:很多人把“晒背”与“三伏天”联系在一起,其实出伏后也能晒背。不过,天高云淡的天气里紫外线同样强烈,需控制好晒背的时间,谨防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晒伤。
更需要注意的是,晒背并非所有体质都适宜。根据中医理论,晒背适用于阳虚或寒湿体质。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晒背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体内津液大量流失以及肺热或肝火太盛、肝阳上亢。而且,有的人在三伏天晒背会出现皮肤红肿、蜕皮、起疹子等情况,这是典型的急性皮肤光毒反应,因受到过度的紫外线照射所致。如不加以干预、继续暴晒,还可能出现水疱,甚至伴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休克等全身症状。老年人晒背更要谨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流言2
天热洗冷水澡更利于降温
流言:天气炎热,不妨多洗洗冷水澡,降温效果更好。
真相:实际上,冷水澡的降温效果不如温水澡。冷水澡带来的降温只是暂时的,刚开始洗时,冷水确实可以带走皮肤表面的部分热量,但洗着洗着,就容易给身体造成一种“环境变冷”的错觉,导致身体进入“保暖模式”,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人体的核心温度升高,往往洗完澡后反而感到潮热。
因此,如果是以降温为目的,更推荐用跟体温接近的温水(35℃-40℃)洗澡。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天气炎热时人容易流汗,皮肤毛细血管正处于扩张状态,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出汗不畅、心悸、头痛等不适。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史和心律失常的人群,更应避免在夏天洗冷水澡。
流言3
儿童用药按成人剂量减半
流言:儿童用药时,按照成人剂量减半即可。
真相:儿童用药直接按照成人剂量减半的做法不可取。儿童和成人在药物吸收、代谢过程中,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等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简单将成人用药量减半用于儿童,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用药风险,严重时会导致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
儿童用药应依据医生的专业建议,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病情及药物特性等因素综合确定剂量,家长不应仅凭经验或道听途说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同时,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也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流言4
蟑螂不能踩否则越踩越多
流言:遇到蟑螂千万不能踩死,否则会导致家里到处都是蟑螂卵,蟑螂越来越多。
真相: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如果蟑螂是雌性,且刚巧携带着正处于孵育至成熟阶段的卵鞘,才有可能因为踩的动作导致蟑螂幼虫提前排出,若没有加以干预,这些幼虫很快就会发育为成体蟑螂。如果遇到的是没有携带卵鞘的雌性蟑螂或雄性蟑螂,自然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其实,蟑螂不是不能被踩死或拍死,而是死后的善后比较重要。蟑螂体内有不少可能会致病、致敏的物质,除了所携带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痢疾阿米巴原虫等之外,还有它自己的唾液、分泌物、粪便等。若踩到蟑螂,切记要清除蟑螂的卵鞘、粪便、尸体等,防止残留的虫卵继续发育或其分泌的信息素引来其他蟑螂。
流言5
金针菇冰箱里“逆生长”因打了激素
流言:金针菇放在冰箱里,几天后长大了,这是无良商家过量使用激素导致的。
真相:金针菇实体的形成需要较低的温度,6℃-10℃较为适宜。冰箱里同时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与避光环境,再加上金针菇根部残留的培养基提供营养物质,自然就为金针菇在冷藏过程中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发现储藏在冰箱里的金针菇出现所谓的“逆生长”,并不奇怪。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