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狗是典型的美国小吃,一直很受美国人欢迎。这些面包夹“猪牛肉混合香肠”的产品总是在棒球比赛场外热卖,也是路边便利店的“必售食物”。研究热狗的历史学家表示,香肠文化源于欧洲,尤其是德国,但并不知道具体源于哪座城镇。
19世纪中期,德国移民将这种香肠带到美国,融入美国的街头小吃文化。据说,在当时的美国,哪里有德国移民,哪里的街上就会售卖香肠。1856年,一个名叫查尔斯·费尔特曼的德国面包师到美国创业。他决定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谋生,一边用手推车给康尼岛的商户送馅饼,一边出售蛤蜊。
随着康尼岛铁路的开通,更多人来到海边。有顾客告诉费尔特曼,他们想吃热的食物,而不是冷的蛤蜊。为迎合市场,费尔特曼决定改变销售策略——他请车匠帮忙改造手推车,在车上放上可以加热香肠的炭盆和用来加热面包的金属盒。带着对祖国香肠的怀念与热爱,费尔特曼开始售卖一种创新型食物——手工切开的细长面包夹上香肠,也就是后来的热狗。
那个时候,美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战乱,正处于恢复过程中,对新鲜事物接受度很高。此外,纽约人喜欢一边散步一边吃东西,这种面包夹香肠的食物既能果腹又不耽误在沙滩上休闲,受到不少人的欢迎。
就这样,费尔特曼推着他的小车穿梭于康尼岛沙滩之间,出售这种新型小吃,取得巨大成功。
赚到第一桶金后,费尔特曼的产业越办越大,在康尼岛建设了一个度假村。随着康尼岛成为美国人的夏季娱乐中心,这种小吃登上更大舞台。有历史资料显示,当时费尔特曼的餐厅被宣传为世界上最大的餐厅,到20世纪20年代,费尔特曼家族的海洋馆餐厅每年接待大约500万名顾客,每天销售大约4万个热狗。
不过费尔特曼的热狗事业没能火到最后,真正提升热狗地位,将其端上名人餐桌的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内森·汉德维克,一个来自波兰的移民。汉德维克原本也为费尔特曼家族的热狗生意工作,在厨房地板上睡了很久,直到存下300美元,足以开设一个自己的摊位。
据汉德维克的孙子回忆,20世纪20年代前后,汉德维克带着300美元和家庭食谱,在离老雇主几个街区的地方开起自己的店。汉德维克是个精明的商人,他知道以价格优势吸引大众,前老板每个热狗卖10美分,他就以5美分的价格出售产品。顾客蜂拥而至,他竞争对手的店铺倒闭了,“内森热狗”闻名起来。当时它被评为全美最美味的食物之一,甚至还被供给英国王室。
1939年,罗斯福总统在海德帕克小镇招待英王夫妇野餐,第一夫人决定把热狗放入菜单,这一选择被当时的媒体广泛报道。在野餐前一个月,第一夫人还接受采访表示,“很多人担心,邀请王室成员来参加野餐,尤其是热狗野餐,会损害我们国家的尊严。”但最终,热狗野餐很成功,国王很喜欢吃,还多要了一份。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