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静)“电瓶车禁止入内,谢谢配合!”日前,在南川工业园区瑀珑大厦小区内,园区物业专班工作人员推着电动自行车进行示范,当车辆进入电梯后,电梯立即发出提示音并停止运行,将电动自行车“拒之门外”。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增加,电动自行车在住宅小区楼栋内、楼梯间停放充电或飞线充电的情况十分普遍,且屡禁不止。一旦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今年2月,园区内就曾有业主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区存在住户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的情况。“接到反映后,我们第一时间上门对住户进行了安全教育,同时对园区内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摸排,并全面开展了消防排查及安全培训。”南川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事务管理局局长吴振宇说。
为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加强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南川工业园区在前期摸排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安装智能阻车系统的方案。园区内的13个高层住宅小区、145部电梯全部加装了智能阻车系统。该系统包含监控警告、AI技术、云平台存储、双向语音对讲、联动控制电梯门不关闭等几个模块,当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监控AI识别后会发出声光警报,联动控制电梯门不关闭,同时物业监管平台也会收到信息,物业监控室可实现双向对讲,对电动自行车车主进行警告劝离。“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形式,不仅对小区物业的日常管理起到了很大帮助,也能为辖区居民营造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吴振宇说。
同时,记者了解到,园区内的小区设置了集中充电装置和电动自行车停车棚,能够充分满足居民车辆停放和日常充电需求。“自从小区电梯安装了阻车系统后,推电动自行车入电梯的现象就消失了。我们也感到很安心。”居民苏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