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4年9月21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节”为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报讯(记者 徐顺凯)自九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西宁市陆续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主题活动,将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文化视觉形象融入中秋节传统文化和节庆民俗活动中,积极引导各民族共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大力营造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浓厚氛围。

以节庆促文化认同。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节庆活动中,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市文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在湟源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戏剧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乡村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以节庆促文旅融合。依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节庆民俗活动,有效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参与度和幸福感、获得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将文化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推出“月满中秋,阅听市集”中秋节听书打卡、“西海路美食街·豹街”中秋嘉年华巡游活动、西宁市博物馆“团圆中秋‘制扇制美’”漆扇制作等21项系列文旅活动,让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让节庆活动成为各民族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五个认同”的重要平台,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节庆促入脑入心。全市上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秋节各民族同过传统节日全过程,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积极创作、剪辑短视频,撰写旅游攻略和宣传软文。组织各族干部职工进行党的民族工作知识网络答题,各级微信公众号发布图文消息1000条,累计阅读人数达到13000人次,发布各类视频200余条,总浏览人数50000人次,让全市各族群众“云过节”,以线上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四个与共”和“五个认同”思想根基更加牢固,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更加入脑入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