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2 2024年9月26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开发区以绿色低碳绘制产业链图谱

本报讯(记者 啸宇)今年以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中“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定位,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谋划布局新型显示、高效新型储能、绿色算力、低碳经济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通过深入探索资源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等多维度举措,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以产业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

【新能源产业构建起绿色能源全链条】聚焦打造光伏制造、锂电储能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绘制光伏制造、锂电储能、新能源汽车整车装备制造等产业链图谱,推进新能源产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等多种举措,新能源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发展竞争力持续增强。成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光伏制造产业产能快速释放,多晶硅、单晶硅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链,动力电池产能入榜中国十强城市,第六代动力电池等一批突破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绿色算力产业向多元化智能化发展】抢抓国家实施“双碳”目标、“东数西算”工程和人工智能加速爆发的重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全市“1+3+X”的绿色算力体系,谋划发展格局。目前正在积极布局以南川工业园区、东川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智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绿色算力产业生态体系,打造绿色智算核心集聚区,全力做大做强绿色算力产业。今年以来,西宁开发区已签约绿色算力项目9项。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中心二期、三期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整体建设运营后,可满足“东数西算”海量数据传输需求,对加快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运用。年产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等一批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顺利实施。亚洲硅业多晶硅工厂智能化控制升级等6个项目获得省级信息化资金支持。中复神鹰等9户企业认定为绿色制造单位。“互联网+”智能制造重点企业数量达到29家,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数量达到21家。

【资源循环利用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工业经济发展之路。鼓励区内企业实施环保再利用项目,为构建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实现工业废弃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延伸,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奠定基础。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东川园区、甘河园区顺利通过国家循环化改造验收,甘河工业园区中水回用管网(一期)等项目建成投运;南川园区、生物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推进,丽豪高效还原炉等9个循环化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大力实施工业水效提升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创建节水型园区3个,节水型企业34家。

据悉,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认真落实“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要求,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园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