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的梨熟啦,谢谢叔叔每年给我们摘梨吃!”近日,工作人员采摘校园梨树的梨分给学生的视频,吸引众多市民关注。视频中,工作人员将刚摘下的梨分给站在树下的大学生们,学生们人手一颗梨,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此视频一经发出,便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许多市民纷纷留言:“西宁绿化带的果子也成熟了,看起来很诱人!不知道能不能吃?”
随着秋日深入,西宁市绿化带、公园、广场上的景观果树纷纷进入成熟期。9月23日,记者来到通海路,看到马路两边海棠树、梨树、山楂树的果子长势喜人,红彤彤、绿油油的果实缀满枝头。市民经过时,有的在树下观望,有的跃跃欲试。记者还看到,树下已经扔着几个吃剩的果核,显然已有市民尝了“鲜”。
然而,这些绿化带上的果子真的能食用吗?记者采访了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他们表示:“能吃,但不建议吃,也不好吃。这些果树作为观赏性植物种植,未经专业培育,也无专人进行病虫害防治,果实味道酸涩,口感不佳。更重要的是,这些果树生长在马路旁,长期受汽车尾气影响,果实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外,这些果实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它们是城市中鸟类过冬的重要食物来源。随着季节变换,许多鸟类会依赖这些果实储备能量,度过寒冷冬天。绿化带的果子,它们更适合作为城市风景的一部分,而非我们口中的“美味”。
(实习记者 措毛 祁琪)